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的社会组织。大学的有效运行和长远发展需要卓越的领导和管理。当前我国大学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大学没有独立地位,缺少自治的空间;在微观层面,大学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大学学术权力弱化。这严重影响我国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国大学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亟需先进的大学管理思想。张楚廷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大学校长,在执掌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数十年大学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超越、丰富自己的大学管理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管理思想体系。张楚廷大学管理智慧的形成,是其自身作为大学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视角和身份整合,同时也是其在大学管理者与研究者之间的进行视角转换和交流的结果。张楚廷的教育实践、管理实践是其创作的源泉,而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又促进了其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其大学管理思想与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张楚廷的“人”哲学是其大学管理实践和思想的理论基石。张楚廷的人生经历,对其关于“人”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张楚廷将“人是什么”作为教育的第一问,认为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教育之根本在人。大学的产生是人的需要,是人的自我生成,是人的文化的、思想的、精神的产物。因此,在大学教育和管理中时刻都不能离开对人的思索和重视。张楚廷的大学管理实践是其大学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张楚廷在大学管理中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本位,将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生命,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他的大学的学术自由。因此在处理大学内部师生员工的关系上、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外界其他机构的关系上,张楚廷始终坚持在学术上保持大学鲜明的个性,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成功的大学管理实践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使得张楚廷对现实中的大学管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洞察,为此他对当前我国大学管理提出了以下批判:首先,政府对大学的管控导致大学管理的本末倒置;其次,由于金钱对学术的腐蚀,使得大学管理的价值扭曲;再次,大学科学管理手段的误用使得大学民主管理缺乏、目标管理僵化、法制管理失范。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思想富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是“显性”与“隐性”的有机融合,也是“管”与“不管”的巧妙结合。张楚廷的“隐性管理”和“不管”之管是更关注人的管理。在大学管理中需要保持大学的共性,形成以学术为统摄的大学管理——坚守大学“真理至上”的品格,同时大学要明确自己独特的理念,以塑造富有个性的、品质一流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