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receptor,IGF-1R)和Livin两种蛋白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癌旁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以期为IGF-1R和Livin作为评估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和分期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中,6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其中Dukes’A、B、C、D期各15例)来源于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3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其中管状腺瘤8例,绒毛管状腺瘤22例)来源于接受大肠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患者,10例距癌灶边缘约5cm以上的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用于检测IGF-1R和L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腺瘤组以及癌旁正常粘膜组中的表达水平,并按照文献标准予以评分,将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IGF-1R和L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腺瘤组以及癌旁正常粘膜组中的表达:IGF-1R蛋白在癌旁正常粘膜组、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与正常粘膜相比较,Liv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腺瘤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值均<0.05),但结直肠癌组和结直肠腺瘤组之间表达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889>0.05)。2.IGF-1R和Livin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直肠癌组织中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值均<0.05),随着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均无明显相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值均<0.05),随着Dukes’分期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3.IGF-1R和Livin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瘤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直肠腺瘤中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腺瘤类型、异型增生显著相关(P值均<0.05),绒毛管状腺瘤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管状腺瘤组,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增加,IGF-1R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直肠腺瘤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腺瘤类型、异型增生均无明显相关(P值均>0.05)。4.IGF-1R和L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中IGF-1R和Livin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rs=0.220,P=0.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直肠腺瘤组中IGF-1R和Livin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s=0.000,P=0.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IGF-1R蛋白在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说明IGF-1R蛋白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在癌前病变时即通过促进细胞上皮的异型增生参与恶性肿瘤的形成。2.Livin蛋白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可能并非结直肠腺瘤进展为结直肠癌过程的重要作用因子。3.IGF-1R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Livin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提示IGF-1R和Livin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病情的生物标志物。4.IGF-1R和Livin蛋白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