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由沉箱和钢管桩组成,通过先制作和沉设沉箱,再沉入钢管桩的逆作施工技术建造而成。本文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编号:2007AA11Z102)为依托,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为工程背景,对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进行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建立了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设计方法。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设计并实施了粘性土中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模型试验,研究并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沉箱、钢管桩及逆作法复合基础的受力机理和沉降基本规律,沉箱对水平荷载的分担作用、桩顶嵌固程度及竖向荷载对基础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为建立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设计理论提供试验依据。
依据逆作法复合基础受力工况的划分,对各工况下荷载分配及计算进行研究,建立单桩及群桩的刚度、沉箱刚度、沉箱-钥管桩复合基础的刚度计算方法,推导了基于-维固结理沦的分级加载地基土平均固结度计算公式,建立了与刚度及固结度有关的桩土荷载分配计算方法和逆作法复合基础沉降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数据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基于水平荷载试验研究结果,利用m法的无量纲迭代法和黏性土中5种p-y曲线计算方法编制p-y曲线法计算程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现有的p-y曲线计算方法和逆作法复合基础的受力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黏性土中逆作法复合基础的p-y曲线经验公式,并用本文试验对其进行验证。
最后,运用三维有限筹分软件FLAC3D对沉箱-钢管桩逆作法复合基础模型试验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桩长、桩距、桩数、土体强度、封桩时间及土的渗透系数等参数对原型方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