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人民公社的建立让农村集体资产开始逐渐形成,之后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带动了集体资产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近郊农村走上了城镇化的道路。土地快速升值,以及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失地农民大量增多。但是,由于产权制度不清晰,农村集体资产的主体不明确,集体资产的管理方式不健全,并存在缺乏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传统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分配集体收益,由此而产生了种种矛盾。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建立一套新的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与发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需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路径,既要保证对集体资产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并且能够持续发展壮大,又要让集体资产的运营状况对农民公开透明,保证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监督并且能从集体资产的不断发展壮大中获得收益,实现共同富裕。本论文以城镇化进程中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几种可行的改革模式即“瓜分”式改革、经典合作制改革、经典股份制改革以及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分析对比,认为股份合作制是当前最适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通过列举江苏省苏州市、上海市梅龙镇朱家行村、北京市妙峰山镇等地的改革具体路径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在改革层面、改革时间、改革中的股权设置方式以及改革的具体形式方面存在的不同以及分析各种路径的优缺点。本文最后以松江区新桥镇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案例,阐述了新桥镇改革的做法,分析了新桥镇改革路径的特点、肯定了改革取得的制度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经验。同时文章也指出了改革尚存在的诸如政社不分、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方面的不足、份额封闭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运营机制、探索股权流动等路径选择上的建议,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在镇级层面上的改革路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