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排舞竞赛规则演变对项目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舞竞赛规则作为我国排舞竞赛发展的伴生物,其每一次变动都指引着我国排舞项目的发展方向,纵观排舞在我国的发展,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排舞的推广速度,尤其是对排舞发展起导向作用的规则研究方面,相当的薄弱。因此,通过对我国排舞竞赛规则演变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分析各阶段竞赛规则变化的主要内容,探寻规则内容的演变对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合理运用规则演变产生的正面效能,来预测未来我国排舞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排舞项目的健康发展以及训练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09年以来我国颁布的五版排舞竞赛规则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排舞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排舞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2004-2009)、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2)、完善与国际化接轨阶段(2013-至今)。(2)通过对各阶段排舞竞赛规则在竞赛项目、竞赛分组、编排要求、裁判员、评分办法五个方面内容演变的对比分析,发现其呈现出竞赛项目设置多样化、国际化;竞赛分组逐渐规范化、科学化;各项目编排要求逐步明确化、标准化;评判过程更趋准确化、公平化;排舞项目特色化愈加凸显的演变规律。(3)排舞竞赛规则内容的演变对项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排舞竞赛规则的演变以提高我国排舞编排技术、动作技术技能、表演技巧为宗旨;以服务裁判员执裁、指导教练员创编与训练、促进运动员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体能训练为基础;以保障竞赛公平为核心、提升竞赛观赏性为目的。(4)从排舞竞赛规则演变,预测未来我国排舞将呈现出:项目特征更加凸显,满足全民健身需要;评判标准逐步统一,更加注重实现竞赛公平;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与国际排舞看齐;规则规范性不断增强,项目特色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竞赛观赏性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移动人群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使用.NET Compact Framework底层开发移动GIS系统,通过将GIS,GPS与遥感图像的结合,实现在PDA上的地图加载、GPS位置显示、兴趣点信息查询和路径分析。以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移动GIS系统的开发为例,着重介绍利用.NET Compact Framework开发移动GIS中一些关键技术的处理与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肩担起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既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社会调研发现,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但当时的装置由于经常出现误动或发卡拒动现象,可靠性不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水电技术的发展,一种带弹簧的离心飞摆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