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地质勘探行业掀起了深部找矿的热潮,地球物理勘探在深部指引找矿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以地球物理磁法勘探指引找矿为重点,介绍和分析地球物理深部找矿的作用。工区位于柴达木准地台之南缘,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在区域上隶属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早古生代裂陷槽。古元古代是变质结晶基底形成时期,中元古代可能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早古生代寒武纪至奥陶纪处于大陆拉张裂陷环境,发育海相喷流—沉积作用。晚奥陶纪开始俯冲,早—中泥盆世柴达木陆块与昆中微陆块碰撞,至晚泥盆世发育磨拉石建造和强烈陆相火山喷发,代表了早古生代造山旋回结束。石炭纪至二叠纪期间本区处于拉伸环境,沉积了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体的浅—滨海相沉积物。三叠纪期间由于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陆壳碰撞并发生叠复或陆内俯冲。早侏罗世侵入岩相对于三叠世要弱得多,多叠加出现,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代表了造山后伸展背景,代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旋回结束。晚中生代-新生代造山作用是新特提斯洋演化的一种远程效应,以发育逆冲构造和地壳水平缩短,地壳增厚为主要特征。野外物探工作为1:2千地面高精度磁测扫面。共圈定出8个磁异常,其中推断矿致异常4个。由于测区全为第四系覆盖,其余推断为性质不明异常。在研究以往地质工作基础上,划定地面磁异常范围,收集前人地质资料,进行地面磁测野外工作技术设计,然后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整理,绘制原始磁测异常平面等值线图,之后对磁测数据分析处理,结合青海省野马泉地区找矿经验,对原始异常进行各种有效地试算和处理,并结合临区地质资料,推断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产状,埋深和规模,建立工区内物探方法找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