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随之而来的,是海量的电子文件。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海量的存储、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高度的安全、信息的及时共享等等都是传统的档案馆所力不能及的,而数字档案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字档案的有效管理,提供安全、便捷、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各种利用需求。 对于知识密集型的电力勘测设计行业,档案是核心的信息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它不仅仅是过去设计工作的原始记录,更是未来工作开展的必要依据。国家档案局在2010年6月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并在2011年颁布了《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明确的指出要“加快数字档案馆及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档案专委会在《电力勘测设计行业档案工作2009-2011年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内5-10家设计院数字档案馆建立”的目标,业内建设数字档案馆已是大势所趋。 因此笔者首先在文中对数字档案馆进行了详细阐释,详细说明了电力勘测设计行业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目标、历程和内容;其次并借助行业协会平台,通过实践调查和网络调查多种途径,总结出业内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典型模式和实践经验,并对各电力勘测设计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存在的诸如数字档案有效性争议、资金投入的不足、建设标准的失位、建设模式的争论、人才建设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就其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启示进行了思索和总结,以期能推动业内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更好的开展,也能对其他行业和理论探索提供一些借鉴;最后结合实际展望了电力勘测设计行业企业数字档案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