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虽采用手术或介入等综合治疗,仍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死因。明确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临床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对肿瘤的基因水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肿瘤是多基因变化导致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失控性生长所致的一类疾病。P27作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CKI)家族中的一员,属抑癌基因,既可抑制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激活,又可抑制激活后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使细胞不能通过G1期。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 Skp2)是近期发现的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可识别cyclin-CDK复合体使p27发生磷酸化,Skp2特异作用于磷酸化的p27,使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从而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本实验通过对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Skp2、p27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Skp2、p27蛋白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关系,以及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用46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和30例癌旁肝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作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S-P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标本和正常肝组织中Skp2、p2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肝细胞癌中Skp2蛋白的阳性率为32.6%(15/46),高于癌旁组织的6.67%(2/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8 ),与正常肝脏组织Skp2蛋白的阳性率5.0%(1/20)比较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 036 )。2肝细胞癌中Skp2蛋白的阳性率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增高,其中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Skp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20)和50.0%(13/26),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04)。3肝细胞癌中Sk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肝内或淋巴结转移、门静脉或胆管癌栓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水平和是否合并肝硬化无明显关系(P>0.05)。4肝细胞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为43.5%(20/26),低于癌旁组织的83.3%(25/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正常肝组织P27蛋白的阳性率85.0%(17/2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细胞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下降,其中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p27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和23.1%(6/26),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01)。6肝细胞癌中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肝内或淋巴结转移、胆道或门脉瘤栓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AFP水平和是否合并肝硬化无明显关系(P>0.05)。7肝细胞癌中,Skp2蛋白与p27蛋白均表达阳性3例,Skp2蛋白表达阳性而p27蛋白表达阴性12例,Skp2蛋白表达阴性而p27蛋白表达阳性17例,Skp2蛋白与p27蛋白均表达阴性14例;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肝细胞癌中Skp2蛋白与p27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329, P=0.025。结论:1 Skp2蛋白在正常肝脏组织和癌旁肝脏组织中低表达,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Skp2的表达逐渐增高。提示Skp2蛋白的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2 P27蛋白在正常肝脏组织和癌旁肝脏组织中表达,在肝细胞癌中低表达,并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p27的表达逐渐下降。表明肝细胞癌与p27蛋白的丢失或失活有关。3 Skp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水平及有无并发肝硬化等无关,但与有无肝内或淋巴结转移、有无门静脉或胆管癌栓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27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AFP水平及有无并发肝硬化等无关,但与肿瘤大小、有无肝内或淋巴结转移、有无门静脉或胆管癌栓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这提示Skp2和p27与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密切相关。4肝细胞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在肝细胞癌中p27的降解可能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完成,Skp2的过度表达伴p27的低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5联合检测Skp2和p27的表达对于预测肝细胞癌的恶性潜能、判断预后和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