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改性丝素复合膜的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实验因素对丝素蛋白中无机颗粒分散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强度为30kHz,时间为60min条件下,超声波搅拌可以有效地分散丝素蛋白溶液中的胶体颗粒。TiO2/SF质量比例对纳米颗粒的分散存在影响,试验中发现TiO2/SF质量比例为0.8%时分散效果较好。   2.采用钛酸丁酯/乙醇溶液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存丝素溶液中直接生成TiO2颗粒,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纳米颗粒的良好分散。   3.在丝素复合膜中形成的SiO2-TiO2复合颗粒在合适的[Si:Ti]比例条件下可以形成良好的分散。实验表明,[Ti:Si]为10:1和15:1时能够获得较好的分散效果。   4.采用XRD技术分析了丝素膜材料的结晶结构,用Hermans法计算了复合丝素膜的结晶度。   5.测定了丝素复合膜的热转变温度、吸湿性、溶解性和抗紫外辐射性能。   6.初步探讨了复合丝素膜聚集态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丝素复合膜的性能与材料的结晶度密切相关,结晶度大时,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高,溶解性和吸湿性差;反之,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低,溶解性和吸湿性好。  
其他文献
中间介质气化器作为LNG-FSRU再气化系统的关键传热设备,其设备能否高效、稳定的运行,是决定FSRU能否在深海环境正常投产运行的主要因素。本文以中间介质气化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中间介质气化器的传热模型,进行了换热设计和换热校核计算,分析了工质运行参数变化对换热的影响;同时自主设计和搭建了海工况中间介质气化器实验系统,研究了晃动对中间介质气化器的影响;基于实验和数值模拟对中间介质气化器内部结构进行
学位
水下输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不仅会严重破环生态环境,还会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为指导水下溢油事故的应急救援,提高溢油的处置效率,需研究水下管道泄漏扩散过程,评估溢油污染区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等方法研究水下管道泄漏扩散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对溢油扩散污染区域进行评估,主要内容结论如下:研究溢油单油滴泄漏特性和溢油射流稳定性,分析泄漏口处油滴受力,建立油滴动态平衡方程,根据给定的泄漏条件和油
学位
本文致力于改善传统镍镀层的电化学性能,解决油气田集输管道中常见的CO_2腐蚀问题,将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嵌入金属基质,在20号钢表面制备纳米晶镍-石墨烯复合镀层,随后优化镀层的结构及性能,设计并制备镍-石墨烯功能梯度镀层,分析镀层结构并研究其耐CO_2腐蚀性能。本文通过在瓦特镀液中添加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采用磁力搅拌辅助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镍-石墨烯纳米晶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能谱和拉曼光谱,确定镀液中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