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了较高的认识和要求,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对人才的认可显得尤为突出,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一种以“问题”为中心来建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国内教育专家所重视。在当前建构主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在问题式学习模式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本研究依据现有的教学成果和教学体会,剖析了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使用问题式学习模式的必要性、意义和优势。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号召,针对我国师范类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现状,以准实验研究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问题式学习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作了客观的效果评价。本研究在了解了问题式学习的产生、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问题式学习的概念、内涵及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涵义、特征、过程模型出发,对基于问题解决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学习者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七个要素,并对各要素如何进行有效地设计进行了深入考虑和分析,以期对基于问题式学习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在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持续三个月的教学实践中,研究将问题式学习模式应用与实验班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并对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表现为对引入该模式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课程成绩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统计表明:问题式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方面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学生的课程成绩的提高效果不是很明显。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的学生在问题式学习模式中应用的效果和出现的问题两个层面进行专项问卷调查作为附加性测验,测验表明问题式学习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基本上是成功的,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接触到课本上一些没有的东西,如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还可以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操作方面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用问题式学习的研究成果和注意问题,并对本项应用研究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展望。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拓展,随着对人才需求的迫切和期望,将会有更多的教师投身于有关问题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