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土壤微生物研究及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湖南省湘阴县兰岭茶场三个有机茶园、长沙县金井茶场两个有机茶园与一个常规茶园6种土壤样品的养分,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数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脲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另外,对拮抗放线菌进行了初步筛选。通过研究得出了茶园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脲酶活性相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茶园中的差异,并对土壤微生物,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三者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1.6种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较高,总体含量上,除了有机质含量是金井密植有机茶园最多之外,其余土壤养分如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是兰岭莲花塘山农户家门口有机茶园最高;各茶园pH值均介于4.0~5.0之间,呈酸性。 2.各个茶园微生物从总体数量看,以酵母菌数量最多,其次是细菌,再者是放线菌,霉菌最少。另外,芽孢杆菌占细菌总数的2.24%;不同茶园霉菌经形态鉴定,优势种为青霉属(Penicillum);常见霉菌种有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所测微生物中具不同生理功能的类群中,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最多,亚硝酸细菌次之,嫌气性纤维分解菌最少。经鉴定统计,纤维分解菌中以放线菌最多。 3.土壤微生物总的变化趋势为6月相对3月数量有所下降;7月微生物数量有所回升;到8月微生物数量下降,9~10月微生物数量再度上升,并在10月其数量达到全年最多;11月后微生物数量又呈下降趋势,到次年3月,微生物数量再度呈上升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基本为10月微生物数量最多,7月和3月次之,8月相对较少。 4.土壤微生物活性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微生物生物量和硝化作用在3月与10月相对较强;在6月与8月呼吸作用较强;氨化作用在8月最强。 5.各个茶园土壤脲酶在土壤中存在状态相对比较稳定,其活性在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大;不同茶园土壤脲酶的活性强弱顺序是3号>6号>1号>8号>7号>2号。 6.相关性分析发现,15个因素各因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 7.在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中发现,有13株放线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其他文献
稻瘟病是全世界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真菌病害,稻谷年损失达到数亿公顷,严重影响世界粮食安全。因此,加强对稻瘟病菌的研究以及控制其病害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稻瘟病由稻瘟病菌(
目的:研究PBL(以问题为基础)模式联合理论强化对心胸外科临床实习生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心胸外科临床实习生分为两组,分别接受PBL模式教学(对照组36例)
目的:调查某院神经外科一起HIV职业暴露原因,为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起职业暴露发生过程,找出职业暴露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次职业
脑卒中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部分患者即使侥幸生存下来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给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好在随着医疗技术日新
本文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生化测定、田间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分葱、豇豆、苋菜、蕹菜和菜心5种蔬菜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寄主选择、生长发育和繁殖、羧
该文通过采用水稻离体和非离体(活体)叶片、植株等,用不同接种方法研究了水稻品种对水稻瘟病的抗性,其抗性鉴定试验结果如下:通过对不同培养基和光照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稻瘟病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态度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某三级医院普通精神科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植皮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市医院诊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依据对患者进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