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磁共振分析是利用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核磁共振现象的这一特性,测量同一样品在不同处理阶段的核磁共振信号,从而求取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可动流体饱和度等地质参数的一项新的录井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以往测井解释和室内常规岩心分析方法成本高、测试周期长的缺点,具有用量少、速度快、成本低、获取参数多、准确性高等优点。在储层物性方面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并应用,能够为勘探及完钻决策提供可靠且及时的数据,指导现场钻进,对于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结合常规岩心室内分析,验证了核磁共振测定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储层物性参数的正确性;结合低渗透储层的岩心资料,经过大量计算拟合了公式中的待定系数,改进了核磁共振方法中的低渗储层渗透率计算公式,改进后的公式对低孔低渗储层有较好的适用性。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中国长庆油田安塞地区密闭取心岩样进行了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可动流体饱和度是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措施的关键物性参数之一,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评价不应简单地直接采用中、高渗透油田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而应当综合考虑可动流体因素。在深入分析核磁共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核磁共振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岩样应及时且具代表性; Mn 2+的浓度、浸泡时间对含油饱和度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在Mn 2+浓度为20000mg/L、浸泡时间为24小时左右的条件下,能够真实地分辨油水信号。以长庆油田密闭取心岩石为样品,以岩心驱替实验为基础,应用核磁共振方法,分析、探讨了不同润湿性岩心油驱水、水驱油时油水两相的驱替特征。以长庆油田五里湾一区L井为例,应用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在分析储集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定量的评价了该井的储层性质;以储层物性参数可动流体饱和度、含油饱和度为基础,结合荧光录井、润湿性方法,评价了长庆油田五里湾一区L井水淹层;在以上储层物性评价的基础上,以五里湾一区其他井试油结果为参考,建立了五里湾一区产层评价的解释标准和解释图版,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