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葡萄栽培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北、山东、辽宁、河南、山西、四川、浙江、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天津、吉林等省(市、区),台湾地区也有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传统上大家一直认为是属于葡萄非适宜种植区和次适宜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除了庭院中有零星的葡萄种植外,基本没有成片的生产性栽培。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大面积种植鲜食葡萄。但是种植酿酒葡萄比发展鲜食品种要求的自然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夏季凉爽、雨量不多的地区,对年有效积温和七、八、九3个月的平均温度以及成熟期一个月的降雨量三项指标都有严格的限制。本试验首先对对七个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霞多丽(Chardonnay)、贵人香(Riesling Italien或Welschriesling)、白诗南(Chenin)、琼瑶浆(Gewurztraminer)、美乐(Merlot)和烟73的形态用两种方法进行鉴定,一种方法是是Galet传统叶形结构参数测量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形态观察法。进一步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同酿酒葡萄品种为因素,设每行为一个小区,每个品种设三次重复。主要研究生长势指标和光合作用参数,比较分析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它们在重庆地区的抗性差异。通过系统的比较试验研究,总结酿酒葡萄在重庆地区栽培的具体表现;探讨在重庆地区引种栽培酿酒葡萄以及利用重庆冬季温暖的特点为北方地区酿酒葡萄育苗的可行性,为能否在重庆地区发展酿酒葡萄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Galet的葡萄叶形结构参数鉴别方法能够进行酿酒葡萄的鉴定;形态观察鉴定酿酒葡萄品种的方法对某些形态差异比较明显的品种是实用的,但是对于很多形态差异不明显的品种鉴定起来难度就很高。七个品种中,在重庆地区生长势及抗病性最好的是霞多丽;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赤霞珠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耐旱性;美乐、琼瑶浆的生长势和抗病性是七个品种中最差的;烟73的病害发生情况也很严重;通过实地调查,应该引入更多的优良品种在重庆地区进行比较试验,为能否在重庆地区发展酿酒葡萄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