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射波刀(CyberKnife)联合灌注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与单纯射波刀治疗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而探讨射波刀及其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8例未经手术、肝移植等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射波刀联合TACE治疗组(40例),单纯射波刀治疗组(3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诊断原发性肝癌后均先行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造影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导管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肝右动脉或肝左动脉后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术。化疗药物:8-9mg平阳霉素。栓塞剂为40%10ml-30ml碘化油和明胶海绵颗粒。间隔约1个月行下一次TACE术。一般于第1或第2次TACE术后2-3周行金标植入术。金标植入术后约一周行CT定位,勾画靶区,GTV为CT和MRI融合增强影像显示的肉眼所见肿瘤病灶,PTV为GTV外放3-5mm。TPS2.0.5版本设计治疗计划,使用G3型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联合治疗组治疗处方剂量:总剂量43.9±6.37Gy,4.1±1.51分割。单纯射波刀治疗组诊断原发性肝癌后未行TACE,即予金标植入术,金标置于肝肿瘤内或肿瘤周边,一般植入金标4枚,待金标在体内固定一周后行靶区勾画,制定放疗计划,行射波刀放疗治疗。放疗处方剂量:总剂量40.4±7.78Gy,4.0±2.27分割。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改变、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及肝功能变化、治疗后毒副反应、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等。结果:射波刀联合TACE治疗组与单纯射波刀治疗组相比,放疗总剂量较高(P值<0.05),治疗后血清AFP及肝功能变化、急性及亚急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各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显示出较好耐受性,不良反应率低,且多数为Ⅰ-Ⅱ度不良反应,无严重影响治疗及生存的不良反应发生。联合治疗组2例达到CR,10例达到PR,24例SD,4例PD,疾病控制率DCR为90.0%,中位PFS15个月。单纯射波刀治疗组1例达到CR,8例达到PR,23例SD,6例PD,疾病控制率DCR为84.2%,中位PFS7个月。疾病控制率均较高。综合治疗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82.1%和76.2%。单纯射波刀治疗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73.3%和53.3%。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射波刀治疗组疾病控制率、PFS、1年和2年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各P值均>0.05)。结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取得精准的高剂量照射,治疗效果好,毒副反应小,提示射波刀在肝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射波刀联合TACE治疗较单纯射波刀治疗有提高疗效趋势,且不增加毒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以何种方式联合治疗进一步提高疗效有待探索。射波刀放疗剂量提高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何种放疗剂量最佳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