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天然存在的逆向分布难题,近年来大量特高压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交直流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更加紧密且交互影响更为复杂。由直流系统单极不平衡运行诱发的直流偏磁问题严重威胁着以变压器为主的电网一/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着整个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针对当前直流偏磁治理及应对策略存在的不足,从一次设备角度出发研究了多类偏磁治理设备优化配置方法及多种偏磁治理手段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904104);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HB0000KXJS180068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天然存在的逆向分布难题,近年来大量特高压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交直流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更加紧密且交互影响更为复杂。由直流系统单极不平衡运行诱发的直流偏磁问题严重威胁着以变压器为主的电网一/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着整个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针对当前直流偏磁治理及应对策略存在的不足,从一次设备角度出发研究了多类偏磁治理设备优化配置方法及多种偏磁治理手段协同运行方法,以尽可能地减小流入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从二次设备角度出发研究了变压器保护改进方案,以实现对不同大小、持续时间直流偏磁电流的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当前研究普遍忽视的直流偏磁治理设备全局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多类装置协同的直流偏磁治理设备全局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以治理效果最优和治理代价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获得可行的优化配置方案集,并进一步设计了一套对不同偏磁治理设备配置方案优劣性进行比较的全新评价体系,对所得可行方案集进行校核,最终客观合理地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偏磁治理设备配置方案。仿真算例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治理效果与降低投资成本,为未来的偏磁治理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选择。其次,通过合理引入不同原理的直流偏磁治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多接地极主动互联及隔直装置协同的直流偏磁治理方法,对待选方案集满足/不满足治理要求的场景选取了不同的评估指标,通过采用量子遗传算法和组合赋权法,在不引入新的偏磁治理设备的情况下选取得到符合评估指标的最优治理方案。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优的偏磁治理能力和交流拓扑适应能力。最后,针对当前直流偏磁治理方法难以解决的偏磁所致变压器二次侧保护误动难题,提出了一种消弭直流偏磁不利影响的变压器保护改进方案,在详细分析偏磁导致传统变压器保护误动风险机理的基础上,选取了性能优越的基于相空间轨迹识别的变压器保护原理展开研究,分析了其在直流偏磁场景下的动作性能,并结合隔直装置实际工作原理,对其保护逻辑及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对不同直流偏磁场景的有效应对。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蛋白质序列决定结构,但蛋白质通常以与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参与生命活动,因此每个蛋白质分子存在两种状态:自由态(unbound state)和结合态(bound state)。有些蛋白的自由态和结合态结构相似,而有些蛋白的自由态和结合态结构不同,甚至相差很大。那么,蛋白质序列是决定自由态结构还是结合态结构?研究表明,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以共进化的形式保存在同
α-氨基酸酯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化学中的发展和应用已有约百年历史,可作为药物、食品添加剂、杀菌剂以及灭虫剂等,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甘氨酸是最简单的α-氨基酸,相应的甘氨酸酯衍生物可以转化为其他的α-氨基酸酯衍生物及其它的高附加值化合物。传统的甘氨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1.使用氯化氢、浓硫酸等强酸活化羧基的酯化法。2.使用二氯亚砜或乙酰氯等活化羧基的酯化法。3.利用胺和相应的α-卤代乙酸乙酯
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各地出现热浪的频率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全球约30%的人口每年至少有20天暴露在致命高温天气中,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高温引起的热应激会降低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威胁其身体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个体冷却服能有效解决高温职业热应激问题,相较于传统空调系统,其经济成本低,灵活性高,适用于多种场合。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液冷服进行优化研究。首先设计了一套蓄冷式液冷服,随
燃料电池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噪音小,反应产物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有助于克服对石油等一次能源的依赖。同时其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源利用率高,是最有前途的能量转换装置之一。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空气含氧量及环境温度同时下降,风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输出功率受到较大限制,研究风冷PEMFC的运行特性及高海拔条件下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风冷PEMFC单
生物质能是一种具有全面替代化石燃料潜力的重要可再生能源,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能生产高值合成气燃料的气化技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气化过程中副产品焦油的产生阻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步伐。镍基催化剂已被证实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焦油裂解催化剂,但其实际催化效果还受到焦油成分复杂和催化剂容易积碳失活等因素制约。针对镍基催化剂目前的主要不足,本文通过制备合适载体、优化反应条件和引入其他助剂,对镍基
谱成像结合了物质的光谱信息与图像信息,是人类进行目标探测识别的重要方法。传统成像光谱仪使用的谱分光结构或器件主要有棱镜、光栅、谱干涉以及谱声光调制装置等,具有结构和驱控相对复杂等缺陷。将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干涉微腔结合,基于MEMS-FP干涉滤光与光敏集成,可使成像光谱仪小型化、轻量化并
钛基铱钽涂层电极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尺寸稳定性、较低的析氧过电位和大电流承载能力,在许多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且阳极发生析氧反应的领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电镀、电合成、电催化等领域的生产实践中。但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会发生活性组元损耗、涂层剥落与基体金属钝化等现象,导致其存在服役失效的问题。目前关于失效钛基铱钽涂层电极的回收工艺研究较少,且主要关注钛基体的回收,而忽略了
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范围部署,无线设备的接入需求以及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迅速增长。信道估计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的重要支撑。一般情况下,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通过导频信号来估计。在海量无线接入场景中,大量的接入请求会使得导频开销急剧增加,从而严重增加系统负载。高阶调制是实现无线高速率传输的重
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和时滞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随机延迟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例如,物理、生物、机械工程等领域。在这些复杂的动力系统中,通过分析系统的概率密度函数,就可以揭示该系统的全部概率特性和统计规律,使复杂系统简单化。带时间延迟的随机微分方程已经被给出了形式上的概率密度函数,但是计算十分困难。在实际的工程中,需要构造合适的数值方法来求解随机延迟微分方程的概率密度函数。本文采用路径积分的方
碳中和目标的制定推动了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双向DC/DC变换器在这些领域扮演着的重要角色,承担着能量双向传输的任务。凭借优异的软开关特性,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该谐振变换器拓扑分析、设计方法与同步整流技术开展了研究,以期阐明其基本的工作特性,谐振网络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该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与变换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探究了非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