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的国有股减持思路及可行性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x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是我国股市存在的独特现象,由此导致了“一股独大”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情形,并使得国有股减持难以在证券市场中展开。尽管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有关方面在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至今仍未找出一套成功的模式可以用来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性问题。本文打破常规,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个问题,认为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引入可转换优先股,可以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非流通股流通性改革的进程之中,并让市场在问题的解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本方案中,问题的解决是以“两步走”的形式来完成的:第一步,非流通股转变成可转换优先股(首次转换),其股东失去除选举董事以外的其他重大决策参与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但是可以取得较高的固定股息,并可以在专门设立的优先股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得初步的流通权;第二步,优先股股东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转换率,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普通股(二次转换),获得在普通股市场交易的权利,也可以继续持有优先股,在优先股市场上择机出售。在本方案中有4 个利益主体,分别是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优先股投资者。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使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流动,使各方的利益达到均衡,并最终实现共赢。为了验证方案实施对各方利益的影响,本文以上证180 指数成份股为样本,进行了模拟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首次转换完成后非流通股股东的股息收入将上升45%左右,由流通股股东独享的每股收益将上升65%左右,而上市公司也将每年向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约560 亿元的固定股息;二次转换对普通股股东利益的影响相当有限,每股收益仅下降10%左右。
其他文献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证券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连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募集资金的运用,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再配
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日期的临近,金融业的改革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2004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了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新一轮改革。这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源之一就是企业投资对于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亚洲各国、各地区长期以来以银行间接融资和国外资本流入为主的金融体系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具有明
外资利用效率指东道国在充分利用国内资金的条件下适量使用有效的外资。外资利用的无效率表现为国内资金浪费条件下的外资流入和投机性的外资流入。根据“双缺口”理论和资本
2017年8月31日20时许,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住院部,一名产妇从5楼坠下身亡。据媒体披露,因疼痛难忍,原计划顺产生产的产妇马某曾多次提出剖宫产要求,未获同意。对此,产妇家属和医院方各执一词。院方声明表示曾多次建议剖宫产,均被家属拒绝。家属则称,曾两次提出剖宫产,医生说不用。目前榆林市卫计局和公安部门已介入事件调查,警方已排除他杀。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数据,截至9月6日,“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