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和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 CEC)是发生于黄斑部孤立的渗出病灶,病灶处会反复出血、渗出及水肿,.最终形成机化纤维瘢痕,造成黄斑部视网膜组织不可逆损伤,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在临床治疗中是一大难题,一直受到眼科界的关注。既往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手术摘除CNV膜及黄斑转位手术、放射治疗、激光光凝等方法,但均未取得满意临床效果。近年来,应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CEC,临床证明可有效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方法是静脉注射与CNV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光敏剂——维速达尔(Visudyne),其具有高选择性,与新生血管结合,通过689或690nnm波长激光照射激活光敏剂,发生光氧化反应,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形成栓塞,从而封闭CNV,减轻病变部位视网膜的出血、渗出和水肿,几乎不损伤周围正常视网膜,可显著降低中心视力丧失的发生率。但其缺点是容易复发,反复PDT治疗会增加PDT治疗所带来的风险,而且光动力疗法价格昂贵,因此临床急需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弥补PDT治疗的缺点。Bevacizumab是一种新近研发的重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单克隆抗体,它能竞争性结合VEGF,从而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血管通透性,促进CNV渗出水肿的吸收。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PDT封闭病灶处CNV后,再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以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PDT治疗次数和相关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帮助恢复视网膜的形态,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稳定和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本课题通过光动力疗法和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比较,寻求最佳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方案。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和PDT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46例46眼确诊为CEC患者,共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2眼,联合组24例24眼,对照组给予单纯PDT治疗,联合组先行PDT治疗一周后行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1.5 mg(0.06ml),术后1、3、12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随访时若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部分闭合或仍有渗漏,对照组给予重复PDT治疗,最短间隔3月;联合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最短间隔1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FFA、ICGA、OCT等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视力变化1月后对照组12(72.7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13(83.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3月后对照组8(72.7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19(83.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12月后对照组16(72.7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20(83.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2、眼底检查、FFA/ICGA检查对照组治疗后1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区出血大部分吸收,水肿、渗出减轻。FFA/ICGA检查显示7(31.82%)眼CNV荧光素部分渗漏。治疗后3月眼底检查显示8(36.36%)眼出现新的出血、水肿及渗出,FFA/ICGA检查显示4(18.18%)眼CNV荧光素持续渗漏,13(59.09%)眼出现CNV荧光素再次渗漏,17(77.28%)眼行再次PDT治疗。治疗后12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出血完全或大部分吸收,水肿明显减轻或消失。FFA/ICGA显示15(68.2%)眼CNV完全闭合,无荧光素渗漏,7(31.8%)眼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联合组治疗后1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区出血大部分吸收,水肿、渗出减轻;5(20.83%)眼FFA/ICGA检查显示CNV荧光素部分渗漏,行再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3月眼底检查显示7(29.17%)出现新的出血、水肿及渗出,FFA/ICGA检查显示2(8.33%)眼CNV荧光素持续渗漏,11(45.83%)眼出现CNV荧光素再次渗漏,13(54.17%)眼行再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12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萎缩,出血及水肿完全吸收。19(79.17%)眼CNV完全闭合,无荧光素渗漏,5(20.83%)眼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3、OCT检查对照组治疗后1月OCT检查显示19(86.36%)眼视网膜水肿减轻和消退,5(22.73%)眼视网膜出血吸收,15(68.18%)眼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射团范围缩小。治疗后3月OCT检查显示12(54.55%)眼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射团较1月时有所扩大,视网膜水肿增厚。治疗后12月所有治疗眼OCT显示视网膜下液吸收,CNV高反射团明显缩小。联合组治疗后1月OCT检查显示21(87.50%)眼视网膜水肿减轻和吸收,7(29.17%)眼视网膜出血吸收,18(75.00%)眼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光团缩小。治疗后3月OCT检查显示9(37.50%)眼发现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射团范围较1月时有所扩大,视网膜水肿增厚。治疗后12月所有治疗眼OCT显示视网膜下液吸收,CNV高反射团明显缩小,联合组病灶区视网膜厚度下降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户<0.05)。4、治疗次数对照组PDT平均治疗次数为1.86次,联合组所有治疗眼均接受1次PDT治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平均治疗次数1.75次。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CEC均是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组更有效封闭CNV,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减少PDT重复治疗次数,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风险。
其他文献
频率合成器被喻为众多电子系统的“心脏”。使用频率合成器可以产生电子频谱。在许多先进的电子系统中,都需要有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频率源。所以频率合成技术十分重要。本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显示、高性能控制器与传输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高速、高精度ADC的发展,它作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
制约乡村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环境污染严重、养殖防疫不到位、突发奇想搞养殖、养殖技术落后、养殖户缺乏强大的心理素质。如果克服这些不良因素,乡村养殖业的发
为了研究氮系阻燃剂的粉尘爆炸特性,选用德国VDI 2263-1-1990、美国ASTM E1226-12a和中国GB/T 16425—1996标准,测试双氰胺、三聚氰胺、氰尿酸三聚氰胺的粉尘可爆性,进一步研
大数据的数据量非常巨大,以至传统数据储存和计算等技术无法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且产生和变化的速度快、种类繁杂,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医疗数字化的过程中,医
980nm泵浦激光器(pump laser)被广泛应用在掺饵光纤放大器中。随着高速度大容量光纤通信和光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980hm泵浦激光器与单模光纤(SMF)的高效耦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
本论文主要对基于PPLN的准相位匹配内腔光学参量产生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光学参量振荡器是可调谐频率变换的一个热点。近年来,随着周期极化晶体制作的成熟,准相位匹
管理文化对员工激励的影响虽然受到较多的关注,但目前并没有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文化对员工激励影响关系框架供管理者参考。本文将视角集中于管理文化各维度对员工对激励因素的
本文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 ,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 ,分析了
提高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开展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评价,可以为提高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提供政策依据。本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