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进步与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组织处于更加复杂的环境,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决定了国家与地区竞争力的强弱。创新越来越复杂使得创新范式由最开始的初步衍生阶段发展至目前的协同创新阶段,伴随着国家对协同创新在战略层面的认可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颁布,产学研协同逐渐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趋势。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和原始创新的源头,一直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中坚力量,大学创新也因此面临着更多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产学研协同的基础上,以大学创新系统作为研究大学创新的方法,定性分析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定量分析影响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大学创新系统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上的依据。全文共分6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以及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整合;第2章为相关理论基础,对资源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协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后文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为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界定,提出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的概念,从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和创新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系统构成要素,总结系统特征及运行子系统的相关机制;第4章为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运行模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证影响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第5章为实证分析及结果解释,确定研究对象,设计出本文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 19.0软件及AMO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6章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总结对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以及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凝练全文创新点,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基于产学研协同的大学创新系统构成而归纳的系统运行影响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大学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大学创新能力来间接影响大学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其中大学创新系统创新主体因素对大学创新能力和大学创新系统运行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且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对大学创新能力和系统运行绩效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主体自身的特征;大学创新系统创新客体因素对大学创新能力和大学创新系统运行绩效均产生负向影响,大学创新系统内应有诸如打造相同情境降低知识嵌入性、增加面对面交流降低知识复杂性和内隐性等措施来降低创新客体因素对大学创新系统运行的影响;大学创新系统创新环境因素对大学创新能力和大学创新系统运行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且激励机制的影响程度最大,表明现阶段我国大学创新活动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当激励程度越大、激励范围越广,大学才能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大学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