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构建了以政府帮扶为主导、以救济式和开发式为特色、以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等专项计划为抓手的大扶贫格局,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绝对贫困,还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技能精准扶贫模式。但从我国现实境况来看,相对贫困人口规模巨大,深度贫困地区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技能精准扶贫道路任重道远。
本研究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技能扶贫战略演变,参照技能扶贫政策背景和实践背景,运用比较研究和多维理论视角,将中国技能精准扶贫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5年)技能扶贫模式萌芽阶段,国家通过经济结构体制改革,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主要依托物质救济扶贫。第二个阶段(1986—2000年)技能扶贫模式发展阶段,我国从救济、救灾式为主的扶贫转向技能开发式扶贫,基于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第三个阶段(2001—2012年)技能扶贫模式形成阶段,我国建立“一体两翼”模式,即“一体”为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两翼”以转移就业培训和产业扶贫为途径的技能扶贫模式。第四个阶段(2013年—至今)技能扶贫模式完善阶段,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我国采取多样化技能扶贫举措,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以此划分有利于技能扶贫模式逐步适应政策导向和实践导向的改革,并不断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化。
本研究从多学科视角探讨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经验和顶层设计,全面梳理我国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类型。基于调查研究,并依据不同划分标准和现状发展情况,研究将技能精准扶贫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按扶贫客体的脱贫地域划分,可分为转移就业扶贫模式和返乡创业扶贫模式;二是按扶贫主体的性质、特点及扶贫主体参与扶贫的程度,分为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市场主导型扶贫模式及社会主导型扶贫模式。基于案例研究,在剖析模式类型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相对完整的技能扶贫模式分析框架,并剖析我国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结构关系及运行的内部机理。本研究认为,技能精准扶贫模式依托政府、村庄经济精英、市场主体、非营利组织、贫困户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各主体需关注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创新性、系统性、精准化等原则,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等特征选择和构建不同的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还基于系统研究,围绕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评估系统、优化系统打造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顶层设计。
本研究认为,系统化、规模化的技能精准扶贫态势已然形成,但技能精准扶贫模式存在主体发展动力受限、对象矛盾冲突、政策发展遇阻、保障不充分、内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实际状况,研究认为,应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优化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结构;完善就业创业体系,提高技能精准扶贫模式效率;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推动技能精准扶贫模式发展;落实扶贫主体责任,建立有效技能精准扶贫模式机制;整合有利资源,发挥技能精准扶贫模式后发优势。
本研究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技能扶贫战略演变,参照技能扶贫政策背景和实践背景,运用比较研究和多维理论视角,将中国技能精准扶贫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5年)技能扶贫模式萌芽阶段,国家通过经济结构体制改革,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主要依托物质救济扶贫。第二个阶段(1986—2000年)技能扶贫模式发展阶段,我国从救济、救灾式为主的扶贫转向技能开发式扶贫,基于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第三个阶段(2001—2012年)技能扶贫模式形成阶段,我国建立“一体两翼”模式,即“一体”为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两翼”以转移就业培训和产业扶贫为途径的技能扶贫模式。第四个阶段(2013年—至今)技能扶贫模式完善阶段,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我国采取多样化技能扶贫举措,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以此划分有利于技能扶贫模式逐步适应政策导向和实践导向的改革,并不断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化。
本研究从多学科视角探讨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经验和顶层设计,全面梳理我国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类型。基于调查研究,并依据不同划分标准和现状发展情况,研究将技能精准扶贫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按扶贫客体的脱贫地域划分,可分为转移就业扶贫模式和返乡创业扶贫模式;二是按扶贫主体的性质、特点及扶贫主体参与扶贫的程度,分为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市场主导型扶贫模式及社会主导型扶贫模式。基于案例研究,在剖析模式类型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相对完整的技能扶贫模式分析框架,并剖析我国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结构关系及运行的内部机理。本研究认为,技能精准扶贫模式依托政府、村庄经济精英、市场主体、非营利组织、贫困户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各主体需关注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创新性、系统性、精准化等原则,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等特征选择和构建不同的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还基于系统研究,围绕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评估系统、优化系统打造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的顶层设计。
本研究认为,系统化、规模化的技能精准扶贫态势已然形成,但技能精准扶贫模式存在主体发展动力受限、对象矛盾冲突、政策发展遇阻、保障不充分、内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实际状况,研究认为,应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优化技能精准扶贫模式结构;完善就业创业体系,提高技能精准扶贫模式效率;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推动技能精准扶贫模式发展;落实扶贫主体责任,建立有效技能精准扶贫模式机制;整合有利资源,发挥技能精准扶贫模式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