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春节是古往今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综合表现形式,它可以比较全面的反应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春节是凝结着中国味道的日子,包含着最适合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感受和情感语言;传统春节是中国人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综合影响的结果,而传统春节图形符号则是这种结果的外在圆融表达。 本文尝试用索绪尔符号学理论中的“能指”与“所指”的范畴作为研究的基础框架,以春节图形的“能指系统”与春节文化“所指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六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缘起,研究的目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界定了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说明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当代春节图形的传统来源与演变,通过对古代器物装饰及传统纹样的搜索,沿着时间的线索,追寻当代春节图形在古代的样貌和演变的历程,并通过比较城市、乡村不同春节文化的差异,从多层面观察春节图形符号的使用现状。 第三章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能指系统,本章主要关注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表达层面,通过分析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物质载体和题材。首先梳理了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剪纸、民间织绣与年节的关系,然后对这三大主要物质载体中的传统春节图形符号进行分类,分为人物题材、动物题材、植物题材以及汉字题材。 第四章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所指系统,本章主要关注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内涵层面,力图挖掘出传统春节图形符号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时间意识、原始信仰、伦理道德以及娱乐审美。 第五章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结构方式,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由能指与所指构成,可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呢?主要通过下面四种结构方式:标识、象征、谐音与再现。 第六章结语,文章的最后进行了三方面的分析与总结:春节图形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春节图形符号的特殊形式语言,春节图形符号的现代适应与创新,展望了研究课题的发展前景,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传统春节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最具表现力的一面,是在人与自然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在情感上,我们注定需要这种绵延下来的精神力量,我们需要纪念、需要寄托、需要快乐。本论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将能指与所指理论用于春节符号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对研究对象的新的认识,并且能为目前正在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工艺美术等研究的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研究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