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时期,着力将公共领域中的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引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公务员进行实证性研究,以改善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比较丰富,而关于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研究还比较缺乏的状况。首先进行了文献研究,对公务员的相关概念、理论、结构维度等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编制了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湖南省两市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发现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结构维度,并用SPSS16.0软件进行验证。同时,检验了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根据统计变量对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行了初步讨论。研究表明:编制的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得出:(1)中部基层公务员对职业因素的考虑,首先看中的是职业保健因素,然后是职业发展因素,最后是职业声望因素;(2)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分别是:公共精神观、自我发展观、公众服务观、公正无私观,其中公共精神观又具体包括遵规守法观和伦理道德观。(3)通过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在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差异比较,发现性别变量在遵规守法观上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变量在自我发展观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历变量在公众服务观、公共精神观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事行政工作的时间变量在伦理道德观上存在显著差异;职级变量在自我发展观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区变量在公正无私观、自我发展观、遵规守法观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从公共精神、自我发展、公众服务、公正无私等方面出发,提出重塑当代中部地区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路径选择,对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职业发展指导,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少腐败现象,维护政府形象,有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