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在当今社会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对不发达国家来说,解决贫困人口的生、老、病、死等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是本文选题和写作的初衷。 宋朝贫困人口包括人伦有严重缺失且完全失去生活来源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穷民”,以及灾荒来临或赋税加重时沦为赤贫的“贫民”。他们的处境随季节的变化有所不同。 宋朝贫困救济措施包括居养制下的济贫助困、丧葬救济、医疗救济及季节性救济四部分内容。(1) 宋朝以前,济贫助困主要由宗教机构承担,至唐代,政府开始介入,宋朝官办救济机构是这一进程的继续。嘉祐前,京师有福田院、地方有广惠仓,赈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元符元年,宋廷正式确立居养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南宋后,居养制萎缩。(2) 漏泽园制度正式形成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但官府出钱买田,安葬无主尸骨的做法,真宗、仁宗和神宗时期即已存在,只是尚未形成制度和规模。两宋之际,漏泽园多遭废坏。绍兴十四年,在朝廷的督促下,漏泽园在各地逐渐恢复起来,终南宋之世延续不废。(3) 医疗救济包括平时的疾病救治与春夏爆发疾疫时的医疗救济。(4) 基于贫困人口的季节性处境,宋朝每年都要进行春夏救疾、冬春救饥及冬季救寒的季节性救济工作。 宋朝贫困救济的特征包括:(1) 救济面广但救济水平不高;(2) 救济设施创新多,但维持不久;(3) 济贫行政逐渐趋向制度化,但人治特征仍较明显;(4) 在救济项目上大大超越于前代;(5) 贫困救济呈现季节性规律。宋朝贫困救济有恢复和延续生产,修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作用。宋朝贫困救济发达的原因:(1) 经济上:社会经济发达;土地制度转型,“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贫困问题严重;(2) 政策上:奉行“守内虚外”的基本国策,贫困救济成为安定社会的手段。(3) 思想上:有儒家、佛教及道教思想的影响。 通过对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的系统考察,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宋朝贫困救济发达。救济面较广,救济项目丰富,既有长期性救济,也有季节性救济。重视贫困救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对后代影响很大。但也要看到其人治因素。(2) 医疗救济是宋朝贫困救济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3) 宋朝社会经济的季节性属性,决定了贫困救济对恢复生产和延续再生产的作用。贫困救济是维护社会秩序,恢复和维持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的必要手段。(4) 古代的社会救济,是被动的,只有当贫困人口处境严重恶化时,才能得到一定的救济。但宋朝社会贫困救济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是应当充分肯定的。(5) 我们应该认识到:宋朝发达的贫困救济事业,显示出其较高的文明进步程度。过去我们过分关注宋朝内部政策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对其积极意义的开掘,影响到我们对宋朝社会文明程度的客观评价。
其他文献
综合分析了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价,为后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建议。
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是一种轻型简便种植方式,前茬水稻收获后,直接在稻田上开沟施肥、撒播种子,在土壤宜耕期内用开沟机开沟,并将开沟土均匀抛撒覆盖在畦面上。根据几年来的
目的探究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OVC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以成本低廉、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而逐步全球流行的新型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在最近几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以B2C为代表的在线零售业更是发展迅速。由于在线零售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介素-17(IL-17)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348例糖尿病(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方法 374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行改良Ⅰ式根治术117例,改良Ⅱ式根治术85例,传统根治手术83例,保乳
为了安全、快速、一次性大量拆除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提出采用加强型防护的常规支撑爆破技术及非常规的支撑闷爆技术。通过分段延时爆破、切割降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