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技术区域旅游经济效率测度及其空间计量分析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旅游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带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随着旅游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旅游业发展已步入较成熟阶段。中国正值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推进过程,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科学配置、节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保持旅游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区域一体化、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促进旅游消费、全域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旅游等一系列发展政策,旅游创新创业步伐加快、绿色旅游经济导向明显,以期提高旅游经济效率水平,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因此,厘清旅游经济效率影响要素及其关系,探讨和衡量旅游经济效率和绩效的水平,对于今后完善旅游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旅游经济理论建模与计量实证的方法,测度旅游经济效率及旅游经济绩效,探讨分析影响旅游经济效率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为国家今后制定相应的旅游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本文遵循旅游经济绩效由经济效率和经济效果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按照旅游经济效率测度、旅游经济效率空间效应到旅游经济绩效水平的分析的思路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旅游经济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对已有文献的测度指标进行梳理,分析其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扩展指标,建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三层次测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能源消耗投入指标,旅游企业数、旅游吸引物数及外部影响类为代表的中间指标,还包括产出指标:旅游入境人数、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收入、能源产出指标。(2)考虑现有生产过程效率评价方法的不足,旅游经济效率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对测度指标进行分层,以我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2005-2017面板数据,结合超效率SBM-DEA 以及Network-DEA的优点,采用超效率SBM-Network-DEA模型,分别得到各节点效率值和整体效率值。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7年旅游经济整体效率值都达到强有效水平的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贵州、宁夏和青海,所占比例为25.8%;山西、辽宁、黑龙江、河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部分年份达到强有效。广东、青海、贵州、上海、江苏位居综合排名前五位,其次宁夏、天津、北京、河南、黑龙江位于第六至第十位,云南、辽宁、山西、广西、浙江、安徽、福建、陕西、内蒙古、四川位于第十一位至第二十位,吉林、湖北、山东、重庆、江西、湖南、西藏、新疆、甘肃、海南及河北位于第二十一位至三十一位。在投入产出第一阶段,即初始投入要素到中间要素的节点1环节,江苏、安徽、广东、青海达到了强有效状态,数量占12.9%,其次有24个地区效率值达到了 0.7以上,占77.4%。由中间要素至最终产出的节点2环节,北京、广东、贵州、江苏、宁夏、青海、上海、天津和云南效率值均值超过1,但仅有58%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效率值均值超过0.7。节点2的效率值各地区差异明显,浮动较大,强有效地区较多,所占比例为29%,而节点1强有效地区所占比例仅为12%,节点1的效率值平均水平较高,相对较为平稳。(3)考虑旅游经济效率时空效应及异质性问题,构建动态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对旅游经济效率时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稳健性再估计。首先对旅游经济效率相关性进行检验,继而设定空间权重,依据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步骤,发现带有被解释变量时间和空间滞后项,解释变量空间滞后项的模型更适合本研究,因此选择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模型设定并估计,得到估计结果。采用系统GMM进行再估计,对比两次估计结果,实现稳健性检验。其次,针对模型估计得到的长短期、直接空间效应、间接空间效应以及总效应进行分析,得到旅游经济效率空间作用机理。最后,将我国31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六大区域进行估计,分析局部区域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效率全局空间相关性不明显,但局部地区北京、上海、海南、贵州、甘肃、宁夏、河北、广东存在局部相关性。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地理和经济距离函数空间权重的设定,估计结果表现一致,人均能耗、区域发展差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入境旅游人数及单位GDP能耗这些变量与地区旅游经济效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对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及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对地区旅游经济效率的贡献明显。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上,人均能耗、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和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对旅游经济效率长、短期直接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数、旅游企业固定资产、人均道路及绿地面积、旅游教育、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 比重对旅游经济效率有显著的长、短期直接负效应。旅游企业固定资产、人均能耗、旅游教育在三种类型模型估计都表现出显著的长、短期间接作用结果。(4)基于旅游经济绩效是旅游经济效率和效果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从旅游经济效率、旅游经济数量规模、旅游经济产出三个维度对旅游经济绩效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第四章得到的旅游经济效率、旅游企业和旅游吸引物数、旅游总收入三个指标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绩效静态分析,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和浙江的绩效水平位于全国前五位。其次是河南、山东、贵州、辽宁和宁夏位于第六位至第十位。四川、福建、青海、山西、广西、湖北以及江西的绩效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陕西、湖南、内蒙古、安徽、吉林、重庆、河北、新疆、甘肃、西藏和海南这些地区旅游经济静态绩效水平较低。动态结果表明,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以及北京处于动态绩效水平的前五位。其次是河南、上海、辽宁、四川、福建位于第六至第十位。然后是云南、湖北、贵州、湖南、黑龙江、河北、江西、山西、安徽、广西动态绩效位于全国范围中等水平,陕西、内蒙古、天津、吉林、宁夏、重庆、新疆、青海、甘肃、海南和西藏的旅游经济绩效水平全国范围较低,位于第二十一至三十一位。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以归纳为理论、方法两个方面:在理论上,本文从投入要素、中间要素、产出要素三方面构建区域旅游经济效率三层测度指标体系,并将影响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纳入区域旅游经济测度及空间计量模型中,分析各要素对区域旅游经济效率的贡献程度,得到各要素对区域旅游经济效率的短期和长期、直接、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在方法上,把超效率SBM模型与Network-DEA模型相结合,对旅游经济效率三层次指标体系进行测度。采用超效率SBM-Network-DEA这种非径向、非导向模型测度时,引入外部影响变量,更能全面测度旅游经济效率,对现有应用DEA方法研究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补充;对于空间计量模型,本文考虑区域旅游经济效率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影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效率因素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影响旅游经济绩效的静态和动态差异,引入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旅游经济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提出了全新的旅游研究路径。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如下优化策略:在提升旅游经济产出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旅游企业人员、旅游企业固定资产、人均道路及绿地使用面积、能源消耗的过度投入,加强旅游资源投入的结构性优化,从而提高旅游经济效率水平;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产业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各要素空间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对旅游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景区建设、新型旅游业态、绿色旅游引导等重点项目加大投资,提高投资产出比率;引导旅游者多样化消费结构,延长消费时间、提倡绿色消费。
其他文献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司法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经济补偿金的角度来看,在法律层面明确经济补偿金的应用范围,明确经济补偿金在现行劳动法中的规定和各个法律规定之间的相互联系,利于实现对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经济补偿金制度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大研究和探讨力度,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不断完善我国劳动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从本质上来看,其关键作用就是实现对于《劳动法》的健全和完善。在《劳动法》中,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条款的设定实际上还有很多不足,为此,通过《劳动合同法》约束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但是从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并不健全规范,关于违约责任仍需补充完善。为此,本文在对劳动合同法的基本违约责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相关规定,并从违约金条款的约定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体重指数与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关系,探讨体重指数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7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BMI分类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高BMI组(BMI≥24kg/m~2)、正常BMI组(18.5≤BMI<24kg/m~2)和低BMI组(BMI<18.5kg/m~2),回顾性分析三组临床生物学特征。结果:本研究
劳动者预告辞职是其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之一。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采取倾斜保护的立法模式,可以有效保护劳动者劳动自由的基本权利、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兼顾用人单位的利益,通过设置辞职预告期给用人单位缓冲时间,避免劳动者辞职带来的过度损失。该制度的良好运行能够较好地平衡双方的利益,但我国对于该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目前司法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认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因此,
目的 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经治疗后的RSA妊娠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妊娠结局将再次发生流产的患者纳入流产组,顺利度过孕早期(孕12周)的患者纳入未流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个人信息、职业与环境因素等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导致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RSA患者中,未流产组223例,流产组77
<正>为深入贯彻福建省委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作要求,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准确把握和适应新时代广告市场监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主动对标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目标任务,谋划推进广告监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广告监测体制机制,推动广告监管模式创新,实现广告监管从查处打击为主向惩防并举的转变。
期刊
目的 探讨肌苷片联合托吡酯在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TT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86例TT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肌苷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托吡酯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
目的 探讨健脾止动汤对慢性束缚应激抽动障碍大鼠大脑皮质区神经元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36只。空白组予生理盐水[1 mL/(kg·d)]腹腔注射7天;模型组予IDPN[250 mg/kg,1 mL/(kg·d)]腹腔注射7天,同时慢性束缚21天,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硫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硫必利组予盐
糖尿病足感染是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目前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近年来炎性生物学标志物被发现可用于糖尿病足感染的辅助诊断或预后判断。为进一步了解这些炎性生物学标志物在糖尿病足感染应用中的研究状况,本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主要探讨炎性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足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糖尿病足感染预防、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相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