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化二氧化硅改性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聚酰胺复合纳滤膜是商品纳滤膜的主流,因其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好、化学稳定性强等特性在水处理、食品、能源、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运行过程中膜通量低、通量衰减快以及膜污染等问题极大的阻碍了纳滤膜技术的使用。针对此问题,本文利用亲水型SiO2纳米颗粒,从商品纳滤膜表面亲水改性、制备新型结构的纳米复合膜两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以期改善膜通量、增强膜的抗污染能力。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聚酰胺纳滤膜表面亲水性改性方法。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表面氨基化修饰得到NH2-SiO2;然后经过羧基活化剂对NF 90纳滤膜表面羧基的活化,引入具有氨基反应活性的NHS ester中间体;最终,NH2-SiO2表面的-NH2与NHS ester中间体进行酰胺化反应而固定在膜表面。通过工艺优化,膜通量及截留率相对原膜均得到较好的保持,膜的亲水性显著提高,对牛血清蛋白(BS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均表现出优异的抗污染能力,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92%、87%。制备了一种在基膜上游侧(介于基膜与活性层之间)植入亲水性NH2-SiO2纳米颗粒的纳米复合膜。将一定浓度的NH2-SiO2溶液与聚砜(PSF)基膜进行反应,在PSF膜表面形成NH2-SiO2亲水层。在此基础上,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NH2-SiO2/聚酰胺纳米复合纳滤膜。在最佳制备条件下:膜通量为59.7 L/(m2·h),对Mg SO4截留率为97.3%,相对于对照纳滤膜通量提高了6.2%,膜的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均得到了提高。本研究为纳米颗粒在膜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高性能纳滤膜的构建指出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地核作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的了解其化学组成有助于阐明地球内部热流的形成机制,地核内部固态区域的形成机制和地球的磁场形成和演化过程。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少量的镍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日新增的虚假新闻数目异常庞大,所以仅依靠人工来识别虚假信息远远不够,因此高效的虚假新闻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近年来虚假新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不仅包括虚假图片及文本内容,还包含隐含其虚假特征的外部信息,仅仅基于虚假新闻自身语言特性的虚假新闻检测模型因此出现了很多局限性:(1)使用图片或文本等单模态数据来检测虚假新闻的模型的效果普遍不好;(2)缺乏隐含有重要辨别特征的新
雷蒙·威廉斯与爱丽丝·门罗都致力于关注现实世界平凡生活中的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批评和文学理论为爱丽丝·门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阐释依据,并为探索女性寻求解放的道路做出了贡献。本文选取雷蒙·威廉斯的“新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悲剧”以及“平民文化观”作为理论视域,重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探讨爱丽丝·门罗的创作风格、剖析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具体地说,在威廉斯以上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迅速发展,频谱资源需求日益紧张,对微波滤波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滤除相邻信道间的频谱干扰、降低插入损耗、减小滤波器体积等设计要求,设计小型化与高选择性能的带通滤波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针对微波滤波器的多层化技术的同时探究了环形双模谐振器、开口环谐振器(SRR)、层间耦合结构、交叉耦合结构、缺陷地结构(DGS)等产生机理,并将这些结构应用于本课题的设计中,最终设计出了一系列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安全性能高、运输量大、无污染、准时等优点,因此其得到了快速地推广与发展。本论文针对城轨列车在起动、制动过程中对牵引网电压造成冲击从而引起网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由超级电容与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该混合储能系统满足城轨列车对高能量和高功率的需求,通过存储城轨车辆产生的制动能量来抑制牵引网压波动。首先总体上分析了车载混合储能系统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比四种混合储能系统主电路拓
作为近年来力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多尺度仿真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当今计算机技术与实验仪器的帮助下取得诸多进展,成功实现了跨宏观、微观以及纳观尺度的仿真实验。
地面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探测技术是唯一进行直接找水的探测方法,在激发磁场的作用下,氢原子核受激发。核磁共振信号经过反演解释可获得地下含水层厚度、深
光子晶体和重金属纳米粒子是两种代表性的在光学领域有着极大应用潜力的材料。光子晶体是一种折射率呈周期性变化的材料。周期性变化的折射率导致了其独特的色散关系。在参数
高能量密度的研究在近年显得十分火热,而对高能量密度物质的诊断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常的成像诊断源包括质子束、X射线、中子束和电子束,对于高能量密度物质的诊断又以质
抗菌药的发现是药物发现史上的里程碑。但是现如今,人们对抗菌药物的滥用加速了细菌的进化。由于抗菌药的开发周期长,利润低,世界药物市场内对于抗菌药物的投入并没有抗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