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也应该与时俱进。教育的出发点不应仅仅满足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还应该从个体出发,关注其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考虑的,当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本人“农硕”三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对高中历史学科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研讨。本文共有五章。首先是绪论,谈及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等,是本论文论述的前提。然后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了论文涉及的四种认知学习论,并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了自我定义,在此基础上最后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认知学习论促进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而自主学习则反过来丰富了认知学习论的内容。论文的主体部分是根据高中历史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授课这三个主要的课堂类型来具体探讨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这一部分纵向探讨了在认知学习论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把自主学习落实到三种主要的课堂类型当中。之后作为主体的辅助部分,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这三个方面来横向论述实现高中历史自主学习需掌握、注意的策略。主要谈到教师需要掌握相关的自主学习策略,如引导策略、认知策略、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策略,并主动加强小组建设。最后,简单地谈到高中历史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选题是从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出发,主要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来探讨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策略,以期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够借此真正地落实到课堂当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调高。论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策略,纵向策略指的是把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落实到三种主要课堂当中的实施策略,横向策略指的是为了落实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教师、学生需掌握的策略以及在教学环境方面需注意的策略。这样一纵一横,互相辅助,有利于构建出较为完整的策略体系,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高中历史的自主学习。但由于时间的紧促,论文在结合高中历史具体的案例分析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