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及饲料n-3HUFA水平对大黄鱼体成分、脂肪酸组成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禁食及饲料n-3HUFA水平对商品规格的大黄鱼体成分、脂肪酸组成和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大黄鱼在禁食期间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规律及对饥饿的生理适应能力,探讨通过禁食结合调整饲料中n-3HUFA水平是否能有效地改善养殖大黄鱼肌肉的营养品质,为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禁食对大黄鱼体成分、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从海上网箱选择规格相近、健康的养殖大黄鱼105尾(平均重量249.07±7.28 g)进行禁食实验,分别在实验开始时及禁食后第3、7、14、21、28、35、42和49 d采集实验鱼肌肉、血液及肝脏样品,进行肌肉营养成分、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大黄鱼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禁食后第21 d显著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血清中除了Na+和Cl-含量出现波动性上升外,血清中的葡萄糖(GLU)、蛋白质、脂类、K+和Ca2+含量以及血清代谢酶活性均出现波动式下降,第49 d各血清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相应的起始值,表明大黄鱼禁食期间主要以脂类作为能量来源,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活动强度呈波浪形的起伏变化,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机体代谢活动趋于减弱,但免疫功能和代谢机能未受到明显影响。考虑到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在禁食后第721 d,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禁食第1421 d产生较大变化,可能会影响其体内代谢水平和能量供应。因此,建议采用禁食调整大黄鱼肌肉组成以改善肉质时禁食时间(水温19.48±0.52℃)以23周为宜。2.饲料中n-3HUFA添加水平对禁食后再投喂大黄鱼体成分、组织脂肪酸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挑选大小均匀,健康无病的海上网箱养殖大黄鱼400尾(平均体重260.60±4.26 g),移入室内水泥池先禁食2周。然后随机分成4组,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由不同比例的富含HUFA(34.60%)鱼油和大豆油配制成的4种等氮等能实验饲料D1D4(鱼油与大豆油混合比例分别为4:0、3:1、2:2、1:3)。D1D4的n-3HUFA水平分别为30.80%、24.84%、19.92%、13.72%。在投喂后的第7、14、21 d采集血清、肝脏、肌肉等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投喂饲料后第21 d,D1组大黄鱼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最低,与其他实验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投喂高n-3HUFA水平的饲料大黄鱼肌肉具有较高蛋白质含量和较低脂肪含量;各实验组大黄鱼肌肉中各种脂肪酸比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没有受到饲料的脂肪酸组成的显著影响。大黄鱼肝脏脂肪酸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饲料的脂肪酸组成,肝脏C18:1和C20:1和(50)MUFA含量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降低呈现出上升趋势,D1和D2组大黄鱼肝脏中C20:5、C22:5、C22:6和(50)n-3HUFA含量显著高于D3和D4组(P<0.05),D1和D2组肝脏中C20:5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C22:6和(50)n-3HUFA含量差异显著(P<0.05),D3和D4组大黄鱼肝脏中C20:5、C22:5、C22:6和(50)n-3HUF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D1组大黄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与其他组相差不明显,但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D1组大黄鱼血清中具有较高K+、Na+、Cl-含量和较低Ca2+含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新兴海水养殖鱼类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500 L/水族箱)进行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硒、硫酸锰对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称云南省热作所)于1953年成立,是云南省属独立的、以从事以天然橡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农业科研机构,也是云南省唯一系统从事天然橡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选育种、初级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的农业科研机构。  作为云南省热作所的一名副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纪开萍对工作一丝不苟,在2011年,入选为云南省第十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