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融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各主要银行都开展了此项业务。但是由于进口押汇业务在实务中的发展已远远超前于法律,加之我国国内法律界对其研究不深,导致实务操作中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本文针对目前国内进口押汇业务存在的法律性质争议以及国内银行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的缺陷,从进口押汇的概念、操作流程出发,对于进口押汇业务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和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如何规避风险及我国进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构建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以求能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进口押汇的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进口押汇的定义、银行实务操作流程,并对进口押汇的法律特征及其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着重分析。第二章通过进口押汇业务中产生的一典型案例,引出当前国内对进口押汇法律性质的争论。通过对这一争论的分析,得出要解决国内进口押汇法律性质争议就必须寻求产生争议的关键所在,从而引出第三章中两大法系在进口押汇中的不同担保方式信托收据和让与担保,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虽然两大法系在进口押汇担保方式的称谓不同,制度不同,但是信托收据制度与让与担保制度这两种制度在目的和根本制度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信托的方式,将货物的所有权或担保物权转移给押汇申请人或受托人,而实际上又通过约定,将该货运单据或货物设定为信托人对受托人债权的担保物。第四章着重对进口押汇业务产生风险的原因及具体风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国内银行在叙做进口押汇业务时如何规避法律及实务风险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篇,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银行叙做进口押汇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我国进口押汇的法律构建提出粗浅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