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和农村与国民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影响三农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抑制了农村金融的深化和发展,限制了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因此必须深化和发展农村金融改革,才能够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的转变、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其他体制改革“惯性”的作用,农村金融体制长期成为农村经济体制的附属物,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长期缺位。针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分析理论,找出目前农村金融体制的制度缺陷,从政治经济学层面考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二重缺陷。功能性缺陷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的缺乏,即功能不健全、农村资金蓄积功能、可持续发展能力、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缺乏。进而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分,在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等方面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构建“双重四元”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创新思考,探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理顺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应坚持的原因,从而形成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