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自创立发扬传承至今,以它的精神引人向善、教化众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具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在社会体制全面完善、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佛教也成为了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有效支撑。因此各组织机构不仅对现存的佛寺开始进行翻修扩建,也同时大批量的新建庙宇,来净化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负面因素。着眼于经济社会多元化的现状,大批破土而出的寺院的功能也需要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现状的驱动下,需对佛寺本身的空间构建和组织、建筑单体的自身风格和景观环境的营造等诸多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得出一套可以使中国当代佛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建设方式,从而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合理共存、有序发展。中国传统寺院在进行现代营造时,既要体现佛教思想的博大精深,也要满足一些在现代审美观下的创新发展,使传统佛教文化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以中国天津武清报成寺实际工程作为研究对象,从群体规划化、单体设计以及景观营造三个大方面入手,探讨这个仿唐代风格的寺院是如何进行设计和建造的。通过对现存唐风遗构和大量资料的研究,得出一些基础理论,再结合论进行设计与创新,力求完整体现其唐代建筑风貌。文章会剖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传统布局和使用要求之间的矛盾,建筑形式和结构之间的矛盾等,利用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找到新的设计手法在传统建筑营造时的平衡点,也希望为今后寺院的设计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