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并购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并购能否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并购绩效的理论和实证探讨,综合来看,并购的价值效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考察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经营业绩进行考察。本文在对并购动因理论和以往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用会计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1999年—2001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了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12个财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成分,构建了评价企业绩效的综合得分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年度的综合得分差值对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通过对并购绩效综合得分的比较,分别考察了总体样本和不同类型样本公司并购前后五年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但是统计结果并不显著;不同类型的并购绩效呈现出差异性,短期内横向并购效应明显,较长时间内,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绩效优于横向并购;关联并购优于非关联并购的绩效;并购的行业倾向明显,制造业并购绩效显著。这一研究结果部分解释了并购活动频繁发生的原因,同时也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并购是有效率的,能够起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此,应从制度环境和并购主体约束两个方面创造条件,推动我国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