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外科常见病,且临床处理较为困难。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探讨不同术式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肝内胆管结石接受手术的163例患者,调查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情况,分析各种手术方式与其早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等之间的关系等。结果:1、本组病人的胆管炎病史从1天至56年,平均10.56±8.79年;既往胆道探查史从0次到5次不等;结石分布(注:按日本1980年的结石分类法,按结石的分布把其分成两大类,肝内胆管结石型(I)和肝内肝外胆管混合型结石(IE)。肝内胆管结石型又可分为三个亚型,肝左叶型(I,L)、肝右叶型(I,R)和双叶型(I,RL);肝内肝外混合型主要分为肝内为主型((?)E)、肝外为主型(I(?)),以下采用括号后的英文缩写表示相应的分型。):(I,R)18例,(I,L)38例,(I,LR)19例,((?)E)78例,(I(?))10例。2、术式: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8例,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8例,左肝外叶切除术7例,右肝后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其它肝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0例,肝脏切开取石和/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6例。3、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45例,B级13例,C级5例。4、并发症:胆道残余结石63例(38.65%);一过性的败血症33例;12例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4例腹腔感染;4例胆瘘;3例胸腔积液;1例胆道出血;1例因严重的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0.61%)。5、行病变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15.29%;不施行该术式的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64.1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来院需要手术处理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以50到60岁左右多见;对于年纪轻,小于30岁的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肝内胆管结石所致的症状,需高度怀疑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伴发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能。2、肝内胆管结石以肝内为主型和左肝内胆管结石多见;在肝内为主型结石患者中,以左肝内胆管结石为主多见;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是良性病变,发展缓慢,未受结石梗阻等影响的肝组织有充分的时间代偿,所以大部份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良好。3、病变肝叶或肝段切除对于降低术后残余结石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术式。4、如何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仍然是难点;感染的控制对促进手术恢复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血供对于损伤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十分重要。较丰富的血供,可使损伤神经内的变性崩解轴索和髓鞘碎屑得以较快地清除,以减轻继发性炎性损害;同时为雪旺氏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增强
换热器是常减压蒸馏装置使用数量最多的特种设备。本文主要以克石化一套蒸馏装置减压系统原油换热器定期检验数据为基础,结合设备操作参数及介质环境,从理论上分析原油换热器
纳米给药系统是纳米技术在药剂学领域的应用成果,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常其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聚乳酸(PLA)、乳酸-羟基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
治安管理处罚法吸收了现代的法治理念,结合中国国情,按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目的,寻求行政权力行使和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创设正义的社会秩序。新法与旧法相比,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已经成为男性因为癌症而导致死亡的第五大常见的原因。前列腺癌因为肿块早期生长的比较缓慢,所以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就诊的PS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52例和高剂
<正>当代中国是指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自1982年国家第三次全面修改宪法开始,中国进入到一个大规模立法的时期,而且在1993年之后进一步加快了立法的速度,〔1〕其核心理念可以
外军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某些特点 ,对我军院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军必须提高对生长军官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职干部接受军事职业教育的认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
圣殿骑士团兴起于十字军运动时期,它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与十字军运动息息相关。作为第一次十字军的辉煌战果,四个十字军国家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诞生。但是西方统治者无力维护
第一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目的:从SD大鼠体内成功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检测细胞多向分化的能力以及其表面上的相应CD分子表达,为后续的支架上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