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在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已明确提出“房住不炒”,坚决遏制房价的恶意上涨。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是居民家庭进行闲置资金投资的不二选择,因此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引起了学术界与政府的广泛关注。本文属于家庭金融领域的研究,主题较为经典,主要探究风险偏好对居民家庭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可以为促进我国居民家庭更多地参与金融市场运行,完善金融市场提供相关的建议。本文认真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普遍认为风险偏好是影响居民家庭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但是却较少讨论二者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在这一点上进行一点完善。首先,本文要找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前景理论。由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较易取得,本文基于此数据,选取相应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国内外学术文献的细致梳理,以及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部分是文献梳理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现,而实证研究是另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最终成果集中体现在本文的第三章实证研究部分。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风险偏好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于增加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比重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验证了风险偏好与家庭持有金融资产之间确实存在内生性问题,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异质性分析中,对于年轻的群体而言,风险偏好越高,更有可能进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并且金融资产配置的比重也越高,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于老年的群体来说,风险偏好对于提高家庭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概率和比重均不显著。而依据学历分组的实证结果显示,风险偏好的影响对于高学历群体和低学历群体均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其中包括出台一系列措施,主要是解决居民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这些问题,以此降低居民的谨慎性和预防性储蓄动机,提高居民的风险偏好水平,进而引导居民参与金融市场。此外,对于老年家庭群体和年轻家庭群体应当适当区别对待,对于房地产市场采取高压的监管可以促进居民家庭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并且增加金融资产配置的比重,以满足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近些年来备受国内企业青睐的公司治理的方式之一,其通过授予企业员工一定比例的股权,使得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进而调动职工的自身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使得公司价值与职工目标达成一致,有效地降低了委托代理成本。我国在股权激励制度方面不断完善,最先于2005年4月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对股权激励的重视不断加强,又相继颁发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与配套制度,并在2018年9
学位
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从复苏转变成经济减速,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不断,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较之前更加平缓,中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中国应按照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并重的战略要求,增强各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有效利用O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了促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需要提升创新能力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进而提高产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金融市场的“催化”作用不可小嘘,但是与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潜藏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如高市盈率、高换手率等现象,容易引发股票价格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较大程度的上涨或下降,从而诱发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可能性。2015年6月到9月期间内,中国股票市场出现十多次的“千股跌停”现象,2018年到2019年年初沪深指数总跌幅超过百分之二十,大部分企业股价都是下跌的,201
自1995年第一家城商行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城商行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银行群体,其通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于城商行主要致力于服务中小微企业客户和地方经济发展,因此相较于一般企业而言更容易面临信用风险危机,严重的会引发银行自身的破产危机以及银行业的整体危机,甚至还会波及整个经济。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态势,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因此,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