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持续升温,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传统的部省合资模式和单一的财政性融资导致的债务问题长期无法解决,高速铁路建设资本金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承担的资金比例逐年增加,还要面对高速铁路合资公司常年亏损等问题,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严重。因此,高速铁路投融资模式急需变革。2013年起,国家加大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向,同年8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机制改革,主要措施是将民间资本引入高速铁路建设。福建省民间经济发达,民间资本体量庞大,2013年福建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7.2%;全省民间投资8674.1亿元,同比增长35.5%。由于投资机会少,投资渠道不通畅,多数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发展贡献较小,反而投向房地产等快速回报行业,加剧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面对如此雄厚的民间资本,福建高铁的投融资改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有条件先试先行,建立具有福建特色的铁路投融资模式。基于此,本研究以福建省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探寻福建省高速铁路投融资模式的优化对策和路径选择。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步走”的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种研究方法,针对福建省高铁发展和民间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投融资理论和SWOT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高铁建设投融资经验,进而提出了福建省高铁投融资模式优化策略。首先,政府部门组织设立福建省高铁产业投资基金,由政府与民间资本所有者共同管理,施行完全市场化运作,专注地方高铁投资;其次,规范政府扶持机制,在当前国情下,高铁建设仍由政府部门主导,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支持高铁建设;最后,提出建立福建省高铁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铁路公司和民间投资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包括政策法律咨询、投融资人才培养、铁路金融风险监控等公益性服务,以及高铁投融资专家顾问、人才定向培养、融资担保等盈利性服务。本研究对福建省高铁投融资模式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