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碳材料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的优势,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寿命长,被广泛应用于如汽车和个人电子产品电源的各个领域。一般来说,超级电容器由活性材料电极、多孔膜和电解质组成。电极材料是电容器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极材料的质量直接反映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然而,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电极材料是多孔碳材料,但由于其能量密度较低,而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能源需求,在不影响碳材料其他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它的能量密度。由能量密度计算公式可知,通过提高电容两端电压或比容量来增加碳基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通过向碳材料中掺杂杂原子来提高材料的比电容,从而提高该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⑴通过使用化学试剂ZnCl2作为造孔剂和脱水剂,苯并三氮唑(BTA)用作前驱体来制备高比表面积、氮含量高的氮掺杂碳材料。通过控制活化温度和ZnCl2与BTA的质量比来控制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使用各种表征手段(如SEM、TEM、XPS、XRD和BET)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孔结构进行表征,并根据电化学测试结果来找到制备条件,以期得到最优的材料。XPS和BET分析结果表明,在700℃的热处理温度下,NC-2-700样品中的氮含量为10.27 wt%,比表面积为1228 m2·g-1;在三电极系统测试中,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其比电容为332 F·g-1;在两电极系统测试中,该对称碳基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12.94 Wh kg-1和375 W kg-1,甚至在电流密度为10 A·g-1时,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仍分别保持5.43Wh kg-1和3750 W kg-1。因此,该掺杂多孔碳材料在SCs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⑵本文采用化学活化和原位掺氮相结合的方法,以苯并三氮唑(BTA)用作碳源和氮源,H3PO4用作掺杂剂和活化剂,来合成含有N/P/O-三种元素的多孔碳材料。使用SEM、TEM、XPS、XRD和BET对该掺杂碳材料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表面元素分析,然后结合电化学测试的结果来对实验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性能最好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样品PNOC-3-700具有高的比电容量(227.9 F·g-11 at 1 A·g-1)和高的能量密度(17.80 Wh kg-1),甚至在10 A·g-1时,能量密度仍为12.51 W h kg-1,这是归功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1337.7 m2·g-1)和丰富的杂原子或官能团(11.4 at%O、6.5 at%N、1.1 at%P),特别是N-5、N-6以及含氧官能团(醌、C=O、-O-、-COOH和-OH)。
其他文献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的过渡区,常存在多种心脑疾病危险因素,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
中国民间造型艺术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型特质方面,它注重文化观念追求和情感表达追求,在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上都经过一个意象心理流动过程。在色彩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医院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影像、发射、校验和管理等操作。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水平,同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BMI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428例围产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孕前BMI
破碎是金属矿山选矿工艺中的重要工序,破碎机是选矿作业的重要设备,直接影响选矿厂的处理能力和能耗。以二道沟矿业公司为工程背景,介绍了红旗选矿厂扩能及技改过程,详述了立轴锤
2010—2013年对10个亚洲梨品种和2个梨砧木(杜梨(Pyrus betulaefolia)和梨实生砧)共计20个组合120个单株进行了梨树衰退病(pear decline,PD)抗性研究。在春夏季调查不同砧穗组合(6株
阐述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具体的处理措施,以此来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进程。
在实验室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的,工作人员若不能掌握化学危险品的特性与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危险,职业灾害几乎是无处不在。而且在灾害发生时.救灾人员若无法有效了
为解决我国废弃产品环境污染问题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困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务院现已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该项制度的推行实施,可减轻环境治理负担,推
大气CO<sub>2</sub>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增加可能导致的全球气温上升日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缔结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的压力正迅速升级。本文阐述了有关二氧化碳的源与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