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房地产行业正式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在随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例如金融、建筑、五金等多个行业的成长,但就此带来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热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企业囤积商品房、住房“供小于求”、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为此,政府先后颁布了“国八条”、“国四条”等宏观调控政策,其中比较著名的属限购限贷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企业传统的重资产运作模式受到来自政策、竞争、成本和融资各方面的冲击,尤其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借钱—拿地—开发—销售”产业链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找适合发展的“轻资产”道路。本文的研究旨在理论上完善保利地产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实践上通过保利地产的案例分析,能够对其轻资产运营提出相关建议,并以此为其他期望通过“轻资产化”转型的房地产企业提供借鉴,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选择房地产企业保利地产为研究对象进行财务风险研究的案例分析,主要阐述保利地产在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主要途径和深入研究轻资产运营前后的财务风险变化情况和变化程度,并以此总结轻资产运营模式对保利地产财务风险的影响。首先,回顾和总结相关文献,理清轻资产运营模式和财务风险已有的相关研究,并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为论文的理论奠定基础;其次,对保利地产轻资产运营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从财务风险的四个方面,即筹资、投资、运营和现金流量风险来分析轻资产运营前后保利地产财务风险的变化,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基于筹资、投资、运营和现金流量风险的14个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分析的结果是轻资产运营模式增强了保利地产整体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但是提升的水平有限且在深入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新的财务风险。根据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投资方面,保利地产应继续增加轻资产投入,调整收入结构,拓宽其他业务收入来源和增加其他业务收入金额;在融资和现金流量方面,作为房地产企业的保利地产更需要通过扩充资金和现金流的来源来缓解现金流压力;在运营方面,对于存货和应收账款财务风险,保利地产应继续“去库存”并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系统;在整体战略上,保利地产的轻资产运营虽然有一定抵御财务风险的效果,但是提升水平有限,所以保利地产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进程有待进一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需要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