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引起了理论界及政策制订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及金融市场时,总是过于强调股票市场而忽略了债券市场的存在,实际上债券市场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债券市场的金融体系将使经济缺乏效率,甚至更易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根据交易组织形式的不同,债券市场一般有场内债券市场与场外债券市场之分,这两种不同模式债券市场的交易、托管和结算等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的差异。发展债券市场首先面临的就是发展方向(两种不同模式)的选择问题,当前,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是选择以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场内市场发展道路,还是选择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场外市场发展道路,抑或是选择既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又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第三条道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层对债券市场发展模式这一问题看法不一,实际上,国际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债券产品本质特征出发,对债券市场发展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以国内外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践对所建立的理论框架作进一步验证。并在此理论框架下深刻剖析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发展思路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资源配置、风险规避、价格发现等功能的有效发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研究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出发,结合债券市场发展实际,对S、C、P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建立了债券市场的SMP分析框架。通过对投资者结构(S)、市场模式(M)、市场绩效(P)所包含的内容、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偏好)不同,两者在投资者中的比例关系,即投资者结构决定了市场模式的选择,并进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