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巧啦啦操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主要是以难度价值取胜。技巧啦啦操是指以翻腾、托举、抛接、金字塔组合、跳与跃、舞蹈动作、过渡连接及口号等形式为基本内容的团队竞赛项目。核心稳定性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模式在各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技巧啦啦操的快速发展,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作为控制肢体基本动作的轴心,拥有良好的核心稳定性是运动员在高速的动作变化中充分、稳定、准确完成所有动作的保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稳定性训练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影响的相关理论却十分匮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2008奥运会体育展示啦啦操大赛和2009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的10支队伍发放问卷,根据问卷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在技巧啦啦操核心稳定性训练上暴露出的问题及现有训练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旨在为今后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工作者以及对以提供一个更好的训练视角,提高训练质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这种训练加强核心力量的输出,同时也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2.核心力量训练中关键在于训练时运动员是在躯体应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或者是运用的器械不固定,必须要进行控制器械,如瑞士球、平衡板等。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同时可以有效地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3.目前我国技巧啦啦操教练员在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过程中,普遍运用了区别对待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和系统不间断性原则三种训练原则。4.在技巧啦啦操核心稳定性训练中操化动作训练以实施“稳定状态下的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难度动作训练以实施“稳定状态下的训练为主、不稳定状态下训练为辅”的训练方法;由于技巧动作中包含多为不固定因素下协调用力,从而在进行技巧动作训练时以“不稳定状态下”训练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