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5~2016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梁才乡毛里庄村盐碱地棉田进行。试验在连续2年(2013~2014年)棉花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于2014年11月下旬棉花收获后进行深松处理。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副区为深松和未深松,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和深松对0~6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对滨海盐碱地棉花种植及该地区棉花秸秆还田和土壤深松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棉花秸秸秆还田和深松对土壤结构秆还田和深松对土壤结构构及含水量及含水量量的影响的影响与未还田(CK,S)相比,秸秆还田(SR,SRS)显著降低0~3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0~10 cm土层<0.25 mm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显著提高0~10 cm土层>5 mm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与未深松相比(CK,SR),深松(S,SRS)有降低10~40 cm土层土壤容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影响。还田和深松对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影响。2.棉花秸秆还田和深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在0~20 cm土层,与未还田(CK,S)相比,秸秆还田(SR,SRS)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速效磷含量;与未深松(CK,SR)相比,深松(S,SRS)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含盐量影响年际间有所不同,主要降低棉花蕾期和花铃期土壤含盐量。在20~40 cm土层,与未还田(CK,S)相比,秸秆还田(SR,SRS)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与未深松(CK,SR)相比,深松(S,SRS)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土壤含盐量影响年际间有所不同,主要降低棉花蕾期和花铃期土壤含盐量。在40~60 cm土层,与未还田(CK,S)相比,秸秆还田(SR,SRS)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与未深松(CK,SR)相比,深松(S,SRS)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3.棉花秸秆还田和深松对土壤呼吸吸速率速率率及酶活性的影响及酶活性的影响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秸秆还田和深松均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40~60 cm土层,秸秆还田和深松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4.棉花秸秆还田和深松对对棉株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棉株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与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和深松均显著提高了棉花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物累积量,氮磷钾累积量均表现为SRS>SR>S>CK,且生殖器官氮磷钾经济系数均表现为SRS>SR>S>CK。5.棉花秸秆还田和深松对棉花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与对照CK相比,还田和深松提高了株高,降低脱落率,对第一果枝节位、高度、果枝数和总果节数无显著影响。还田和深松均显著提高棉花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对单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