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与“典雅”的双重变奏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红学研究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研究范式:有关这部小说的背景、作者、版本、源流等材料钩稽考证的文献研究;着重就作品本身展开的文本研究与突出其文化包容性和文化深邃性的文化研究。但这三类研究范式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中,无法融合。鲁迅先生早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就指出:“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而此后的研究者对《红楼梦》是“如何打破传统”这个命题,大都仅仅停滞在对《红楼梦》艺术手法、写作技巧的创新关注上,对于《红楼梦》里蕴涵着的种种“新奇”美学命题特别是“正邪两赋”理论至今还没有人给以足够的阐释,未能形成一整套从文本自身感悟出来的创新的文学精神和审美思维。 本文通过解读《红楼梦》这一经典文本,对“新奇”这个美学理论范畴做了深入的阐释,以现代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眼光,发掘其中蕴藏的新的艺术价值,催发出新的美学活力,以此来摆脱研究中相沿成习的思维定势、偏狭的思维视角和困窘的理论思域。并通过深入挖掘《红楼梦》的无限可阐释性,揭示其小说文本建构中最为深刻独特的文化美学存在,以期提供一种可用于读解经典文本的文化美学批评方法。 文章在方法论上,综合了红楼梦研究的各种研究范式,把《红楼梦》作为有机统一整体来进行考察。在文学审美观上消解了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真正实现了文本间以及读者与文本间各种独立思想的对话互动。“新奇”这一美学范畴的提出,突破了现行文论体系中从古沿袭下来的典雅既定的审美趋向,使个人从经验性生成空间里的功利主义的思考方式中逃脱出来,以期达到一种对于整个时代的自由的审美的思考和想象以及情感性的观照,从而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创新,为人们能够批评而诗意地活着,为人们能更好的实现人生美学的建构,提供些许的理论支撑和突破口。 《红楼梦》的美学系统因其独特的美学结构而表现出不同的美学效应:主题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思想的叛逆性和深邃性、人物的立体性和复杂性、意境的无限性和含蓄性。又因其独特的美学结构而赋予文本以极大的弹性,表现出深广的内涵和开放的特质。从《红楼梦》文本的开放性和多义性中,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企业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的供给必须与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相一致,而在实际运作中往往难以做到同步,因此,人力资源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人力和物质资本已不再是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驱动力,在现在和未来的经济中,科技能力逐渐成为关键性的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历史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历史建筑的珍视和保护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然而,在当代国内的城市中,尤其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却不断地被
目的: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18倒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用疏血通注射液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4例单用低分子右旋
目的:急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它背后的成因很复杂,其中常见的原因是轮状病毒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危害较大。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蒙脱石散以及包括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在内的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囊性皱缩结节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差异,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方法:16例单发的良性囊性皱缩结节,最初经超声或CT确定含大于5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