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接枝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分散与定位

来源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的独特组合,被认为是传统纳米填充材料的替代或补充,是制备多功能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理想添加相。但是,由于具有很高的表面自由能和很大的长径比,碳纳米管极易发生团聚,难以分散在溶剂和基体材料中,使得它在复合材料中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通过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合物是改善其分散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不仅可以实现众多单体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窄分子量分布聚合物,还能设计和合成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聚合物,如嵌段,星型和梳型聚合物等。其中,线性两嵌段共聚物合成方法简单,其聚合物链可以自发聚集形成纳米尺度的、周期性的层状、柱状、球形或互穿网络微相分离聚集态结构。本文拟通过调控纳米微相分离结构各相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碳纳米管在纳米多相聚合物材料基体中的分散和定位,主要结果包括:(1)以二硫代苯甲酸苯乙基酯(CDB)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RAFT)聚合得到了组成不同的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嵌段共聚物(PS-b-P4VP),并对聚合反应动力学和产物分子量的可控性进行了研究。该反应具有明显的活性特征,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嵌段共聚物的本体相形态,发现其呈现出规整的周期性微纳结构。随着嵌段组成的不同,分别观察到周期尺寸在几十纳米的层状和柱状结构。(2)通过表面引发的ATRP聚合,制备了接枝含量从66.2%到78.4%的一个系列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接枝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g-PtBMA)。在三氟乙酸的催化下,将碳纳米管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水解为聚甲基丙烯酸,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接枝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g-PMAA)。采用FT-IR对SWNT-g-PtBMA和SWNT-g-PMAA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其结构。采用TEM观察SWNT-g-PtBMA的形貌,发现大多数SWNT-g-PtBMA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团聚体。对SWNT-g-PtBMA和SWNT-g-PMAA在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测试,发现SWNT-g-PtBMA在THF和CH2Cl2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而SWNT-g-PMAA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3)采用原位聚合法、溶液共混法和快速沉淀法分别制备了SWNT-g-PtBMA/PtBMA的纳米复合物。对其进行DSC表征,结果表明,相比较未经表面改性的SWNTs,表面接枝PtBMA的SWNTs与聚合物基体具有更好的相容性。经TEM观察得到,SWNT-g-PtBMA能够以纳米尺度的团聚体较均匀的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4)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SWNT-g-PMAA/PS-b-P4VP的纳米复合物。通过TEM照片观察复合物的形貌特征以及SWNT-g-PMAA在基体聚合物中的分散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PMAA接枝的SWNTs能够优先定位于PS-b-P4VP的P4VP相区中,同时SWNT-g-PMAA的加入破坏了PS-b-P4VP嵌段共聚物的层状微相分离结构的规整性,形成扭曲的层状结构。
其他文献
干旱是长期以来影响全世界粮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预计世界人口在2050年将会超过90亿,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和资源的矛盾会相当突出。随着近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采用基因工程培育优良的耐旱作物势在必行。挖掘耐旱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以期研究耐旱性分子机理,为创造耐旱新种质提供新基因资源,进而选育耐旱玉米等作物。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重要的食品
以烟草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假单胞菌为靶标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2株具有较强且稳定拮抗能力的拮抗菌,编号分别为MTQ3、FGQ5。以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方法为主要依据,结合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