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溶剂化行为对于了解药物在生物体中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是酶,病毒,抗体,激素等生物活性结构的受体。碳水化合物及他们的衍生物由于其构象的灵活性,参与许多生物过程,例如信号传输,细胞——细胞识别等。水是一切生命的主体。因此,研究水溶液中药物分子与碳水化物的相互作用具很大价值。γ-氨基丁酸用作治疗神经和精神疾病以及癫痫,焦虑,失眠和抑郁症的合理药物。6-氨基己酸适用于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升高所致的出血。二羟丙茶碱适用于伴有心动过速的哮喘患者。本文中运用体积、声学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药(γ-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二羟丙茶碱)在质量比为4%的碳水化物(肌醇、甘露醇、蔗糖、D-(+)-葡萄糖、D-(+)-木糖)溶液中的性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DSA5000测定了四个温度(293.15、298.15、303.15、308.15K)下以上体系的密度和声速,由密度值计算得到了药物分子在各共溶质水溶液中的表观摩尔体积、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从水中到共溶质水溶液中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无限稀释偏摩尔膨胀系数、Hepler’s常数;由声速值计算得到了延误分子在各共溶质水溶液中的表观摩尔等熵压缩系数、无限稀释偏摩尔等熵压缩系数、从水中到共溶质水溶液中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等熵压缩系数。根据获得的实验结果,讨论了水溶液中药物分子与碳水化物之间存在的各种相互作用。2.在所有研究温度范围内,γ-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从水到糖溶液中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和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等熵压缩系数具有相同顺序,葡萄糖>蔗糖>木糖(但6-氨基己酸具有相对较小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肌醇>甘露醇。两氨基酸在甘露醇中接近于零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说明溶液中的亲水、疏水相互作用持衡。二羟丙茶碱所得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量,与两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大小顺序,是由于其不同于氨基酸的结构。二羟丙茶碱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随糖碳链的增长而减小,说明溶液中疏水相互作用的增强占主导。3.三种药物分子从水到共溶质溶液中的转移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有正、有负、有零。说明不同溶液中亲水、疏水各种相互作用的盛行。4.计算得到的三种药物分子的Hepler’s常数在相同共溶质溶液中正负不同,表现出不同结构促进或破坏性质。γ-氨基丁酸在甘露醇溶液中的结构促进性质,在其他溶液中的结构破坏性质。表明6-氨基己酸在水和木糖溶液中的结构促进性质,在其他溶液中的结构破坏性质。二羟丙茶碱在所研究溶液中为结构破坏者。5.在研究温度范围内,γ-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的无限稀释偏摩尔等熵压缩系数为负,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两氨基酸周围水分子比主体水难压缩。高的温度下,二羟丙茶碱具有正的无限稀释偏摩尔等熵压缩系数,说明其为结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