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骨转移的发生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鼻咽癌骨转移的发生和治疗因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初治935例鼻咽癌患者,男性693例女性242例,年龄9-81岁,中位年龄47岁.按1992年福州会议制订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24例,Ⅱ期218例,Ⅲ期248例,Ⅳ期445例.发生远转患者173例,其中骨转移患者共99例(单纯骨转移74例),男性87例,女性12例.年龄11-68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SPSS10.0软件卡方检验性别、年龄、92福州分期(包括T分期、N分期)、AKP与骨转移之间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的骨转移对生存率影响和骨转移治疗手段对疗后生存期的影响.结论:N分期增高、AKP>70U是鼻咽癌骨转移的高危因素.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未骨转移患者差,与其他部位转移预后无差异.放射治疗加化疗有可能改善鼻咽癌骨转移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对小鼠成熟卵泡、囊胚发育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紧急避孕的机理。 方法 1.雌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A_1组),米非司酮剂量0.048mg组(B_1组),0.143mg组(C_1组)和0.429mg组(D_1组)。4组动物均在动情前期以灌胃方式给药,10h后取其双侧卵巢用透射电镜观察成熟卵泡超微结构的改变。 2.雌性昆明小鼠
目的: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犬急性肺损伤心肺功能、肺部炎症和肺水含量的影响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清除效果。 方法:将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犬16条随机分为
目的:构建含有Cp启动的双自杀基因CD与TK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探讨组织特异性双自杀基因对Lovo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近而为所有CEA肿瘤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结论:RA-Cp.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