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B2调控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近些年尽管人们努力改善和优化肺癌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肺癌仍然占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四分之一,目前每年有22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有18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在过去的20年间,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使得部分NSCLC患者从中获益并改善了生存率,但是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治愈率仍然很低。此外,影响NSCLC恶性表型关键分子的相关研究仍然有限,亟需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探索相关机制以改善NSCLC的诊疗现状。抗增殖蛋白2(Prohibitin 2,PHB2)又称为BAP37、REA或者prohibitone,是一种高度保守和普遍存在的胚胎蛋白,属于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家族成员,由核基因PHB2(位于染色体12p13)编码。PHB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细胞生存、代谢、炎症和凋亡等。PHB2分布于细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并与膜受体具有一定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PHB2高表达于前列腺癌、肝癌、食管鳞状上皮癌和弥漫大B淋巴瘤。PHB2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被认为是与肿瘤预后相关的独立标志物。体外及在体实验表明,抑制PHB2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但是PHB2在NSCLC中的生物学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激活的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属于色氨酸-天冬氨酸重复(WD-repeat)家族成员,与G蛋白β亚基(Gβ)具有高度的同源性,RACK1具有7个螺旋桨样的叶片结构,这为能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提供了结合位点。RACK1作为一种重要的骨架蛋白,是多种信号通路的重要调节因子。大量研究显示,RACK1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发生改变。RACK1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具有肿瘤特异性,在胃癌中,RACK1低表达发挥抑癌作用,而在乳腺癌、肝细胞肝癌、黑色素瘤、肺腺癌、十二指肠腺癌和神经纤维瘤中,RACK1高表达发挥促癌作用。研究表明,RACK1表达增加或者降低可导致RACK1相关蛋白的活性改变并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RACK1及其相关分子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在NSCLC中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相较于癌旁组织,PHB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增加,且PHB2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敲除PHB2可抑制NSCLC的恶性表型,而过表达PHB2则促进NSCLC的恶性表型。此外,PHB2可以与RACK1结合并引起RACK1下游效应分子的相应变化从而促进NSCL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本研究阐明了PHB2促进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新机制,提示其可能是NSCLC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方法:(1)免疫组化染色分析48例NSCLC临床样本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PHB2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HB2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异同,分析PHB2蛋白水平与NSCLC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PHB2蛋白在NSCLC细胞系和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的表达。(2)慢病毒感染NSCLC细胞,建立PHB2敲减和过表达的稳转细胞株(A549和H1299细胞),利用Western blot验证感染效率。CCK-8细胞活性检测实验、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实验、TUNEL实验、Annexin V-PI双染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功能测定实验、裸鼠皮下荷瘤实验探讨PHB2对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通过Co-IP纯化PHB2,通过质谱蛋白组学实验找到可能与PHB2结合的蛋白分子,其中RACK1是潜在的蛋白分子。Co-IP检测PHB2和RACK1的结合。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HB2与RACK1在A549细胞内的共定位情况。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敲低或者过表达PHB2后RACK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同时用si RNA敲低RACK1,Western blot和RT-q PCR检测敲低RACK1后PHB2的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用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处理PHB2过表达的A549稳转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RACK1蛋白的半衰期。用蛋白酶抑制剂MG132处理PHB2敲低的A549稳转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RACK1降解水平。(4)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PHB2的A549稳转细胞系中Akt和FAK的活化水平。同时,在过表达PHB2的A549稳转细胞系中用si RNA敲低RACK1,Western blot检测Akt和FAK的活化水平的变化,CCK-8细胞活性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组化染色分析48例NSCLC临床样本中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RACK1的蛋白表达情况,将NSCLC临床样本中RACK1蛋白表达和PHB2蛋白表达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48例NSCLC临床样本癌组织PHB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且临床分期Ⅲ/Ⅳ的癌组织PHB2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PHB2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HB2在NSCLC细胞系中的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2)Western blot验证感染效率显示,敲减及过表达稳转细胞系建立成功。CCK-8实验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敲减PHB2降低细胞活性,过表达PHB2增加细胞活性。平板克隆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敲减组克隆形成的数量显著减少,而过表达组克隆形成的数量显著增加。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PHB2敲减组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S期和G2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表明PHB2敲减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流式Annexin V-PI双染实验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敲低PHB2组的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TUNEL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敲低PHB2组的TUNEL阳性的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与流式结果一致。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PHB2敲减组的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而PHB2过表达组划痕愈合率显著增加。Transwell结果显示,在NSCLC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PHB2敲减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HB2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同时,小鼠皮下荷瘤模型结果显示,PHB2敲减组的肿瘤大小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敲减PHB2可抑制NSCLC裸鼠成瘤能力。(3)Co-IP纯化PHB2后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117个可能与PHB2结合的蛋白分子,而RACK1是潜在的可能与PHB2结合的蛋白分子。Co-IP结果显示,PHB2可以和RACK1结合。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HB2和RACK1在A549细胞内存在共定位。敲低PHB2后RAC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过表达PHB2后RACK1显著增加,但是无论是敲低还是过表达PHB2,RACK1 m RNA水平并无显著的变化。利用si RNA敲低RACK1后,PHB2无论是蛋白水平还是m RNA水平均无显著的变化,提示PHB2对RACK1的调控可能在翻译后水平。用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处理PHB2过表达A549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HB2过表达显著增加了RACK1的半衰期,而蛋白酶抑制剂MG132可逆转PHB2敲低引起的RACK1表达的降低。(4)RACK1可以和其下游分子integrinβ1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激活Akt和FAK信号通路,敲低RACK1可逆转PHB2所引发的FAK和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敲低RACK1可逆转PHB2促进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此外,NSCLC患者癌组织中RACK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与PHB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HB2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瘤因子参与了NSCLC的增殖、细胞周期夺获、凋亡、迁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PHB2与RACK1结合并调控RACK1稳定性,进一步激活FAK和Akt信号通路,促进NSCLC的恶性表型。尽管PHB2对RACK1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的工作为PHB2在NSCLC中发挥促瘤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绿锈(GR)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为原料制备绿锈-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GRPDM)复合絮凝剂,采用FT-IR、SEM、XRD表征,考察制备过程中有机物比例及制备温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以模拟含磷污水、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探究pH和投加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并使用Zeta电位、有效粒径分布验证其在不同pH下的絮体特征。结果表明,制备最佳条件:PDM与GR体积比为0.3%,温度为5
期刊
心肌肥大是心脏针对各种生理及病理刺激的一种代偿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对抗过高的负荷,但是长期的心肌肥大导致心肌缺血、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心脏失代偿,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心肌肥大发生的机制,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容积调节性阴离子通道(volume regulated anion channel,VRAC)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
学位
[研究背景]鸢尾素(irisin)主要由肌肉组织分泌,是含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fibronectin typeⅢ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经过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的可分泌入血的多肽片段。鸢尾素对于代谢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鸢尾素可以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促进能量的消耗和热量的产生,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大量研究报道2型糖尿
学位
【研究背景】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该病是皮肤恶性肿瘤中的高发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黑素瘤细胞可塑性(melanoma cell plasticity)和表型可塑性(melanoma phenotype plasticity)使黑素瘤细胞在生长、迁移和恶性进展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物学行为能力
学位
衰老相关骨质疏松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经济负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位于骨髓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于骨的形成至关重要。大量的研究表明,衰老个体来源的BMSCs的干细胞特性,包括增殖,自我更新及成骨分化潜能的降低是衰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自身免疫是指机体的T细胞或B细胞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反应,正常水平的自身免疫对清除自身的损伤、突变及癌变的细胞,维持自身稳态至关重要;但是当自身反应性T细胞或B细胞由于某些因素异常活化时,则会导致组织损伤,进而引起自身免疫病。除了T细胞和B细胞外,还有多种细胞和分子参与这个过程;由于涉及的组织和器官不同,不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大差异。MiR-21是研究最为广泛的microRN
学位
江西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多元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项目,体现了江西地区卓越的传统文化魅力。因而,作为珍贵的非遗音乐,在不断的文化变迁中,要进行合理和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在本文的研究中,基于江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项目的传承现状,从教育传承、内容整合、路径创新、制度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实践。
期刊
研究背景: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并有望成为缓解糖尿病心肌病(DCM)病理性心脏重构的有效干预方式,而运动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确切分子机制有待深入探讨。课题组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Sterile 20样激酶1(Mst1)是糖尿病心肌病进展的关键调节因子,提示了运动与Mst1在糖尿病心肌病中可能存在相关性,但具体调控机制仍不甚明了。材料与方法:课题应用5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
学位
背景CD4+辅助性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一群必需但又组成复杂的细胞类型。细胞外直接接触的细胞因子环境通过多种信号途径调控初始T细胞向特定的效应细胞类型分化。有关该过程调控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免疫学界甚至多种交叉学界关注的焦点,也为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CD4+T细胞包含多种细胞亚群,目前已知的有Th1,Th2,Th17,Th9,Th22,Tr1,Treg和Tfh等。这
学位
分析了山东省荣成市东部桑沟湾及邻近海域20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Pb、Zn)含量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桑沟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由湾内向周围降低,As、Cd、Cr、Cu、Hg、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6.51、0.11、64.86、18.05、0.015、27.74、75.21μ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