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的方式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探讨氢溴酸樟柳碱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UUO模型+氢溴酸樟柳碱低剂量组(樟柳碱低剂量组)、UUO模型+氢溴酸樟柳碱高剂量组(樟柳碱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于术后当日开始给药。樟柳碱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以氢溴酸樟柳碱溶液2.5mg/kg·d和5mg/kg·d腹腔注射给药,每日一次;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一次。于术后14天处死大鼠,测量体重、采集血标本和肾组织标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并计算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百分比;采用WST-8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1.体重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经樟柳碱治疗后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造模后14天最为明显(P<0.05);樟柳碱高剂量组和樟柳碱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肾功能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血Scr和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樟柳碱高、低剂量组Scr和BUN水平有同程度的降低,樟柳碱高剂量与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脏病理变化:HE和MASSON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未见明显病变;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可见肾皮质变薄,管腔扩张,小管上皮细胞萎缩,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樟柳碱高、低剂量组肾脏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樟柳碱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肾组织SOD、MDA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樟柳碱治疗后SOD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MDA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樟柳碱高剂量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樟柳碱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织化学5.1 TGF-β1:假手术组中TGF-β1仅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微弱表达,其余各组在肾小管、肾间质区域内均可见明显的阳性表达(P<0.05),相较于模型组,经氢溴酸樟柳碱治疗后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樟柳碱高、低剂量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α-SMA:假手术组中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中未见明显α-SMA表达,其余各组在肾间质和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明显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经樟柳碱治疗后肾间质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樟柳碱高、低剂量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Western blot结果:假手术组中仅有少量α-SMA、TGF-β1蛋白表达;模型组中α-SMA、TGF-β1的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经氢溴酸樟柳碱治疗后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樟柳碱高、低剂量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氢溴酸樟柳碱能改善UUO模型肾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2)氧化应激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氢溴酸樟柳碱可通过抗氧化效应改善肾间质纤维化。(3)氢溴酸樟柳碱可能通过抑制UUO模型中TGF-β的过度表达,减少肾间质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化,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