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在乳腺癌及NSCLC中的表达及与IL-10的相关性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尽管乳腺癌的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对于晚期转移的患者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研究的进展,生物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IL-18是1995年Okamura发现的,它常以非活性的前体方式存在,只有经过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nterleukin1-beita converting enzyme,ICE)的剪切后,才能发挥生物学活性。IL-18在结构上与IL-1相似,具有IL-1特征性的结构F-X(12)-F-X-S-X(6)-F-L序列,两者前体分子N-端都没有疏水信号肽序列,而是一段无功能的前导序列。功能研究显示,IL-18的功能与IL-12相似,可以诱导生成IFN-γ,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生物学活性,并能参与抵抗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胞内感染。有研究表明,转染IL-18基因的肿瘤细胞株PG在同基因鼠内的致瘤性下降,动物存活期延长,也有部分细胞株如AsPC-1细胞转染IL-18基因后致瘤性没有产生任何改变,转染细胞的成瘤速度与野生型相同。然而,也有研究发现,IL-18可以通过上调fasL表达水平,诱导其周围fas阳性的细胞凋亡,而有利于癌细胞在机体内定位,并促使肿瘤细胞识别杀伤性CTL,导致CTL凋亡增多和攻击力下降,从而起到促进肿瘤增长的作用,而且肿瘤及宿主产生的IL-18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血管的生成,及癌细胞的转移。此外,IL-18还参与变态反应及抗真菌过程。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IL-18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预后不良有关。以往的研究显示,IL-18的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具有双面性,既有促进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也有抑制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IL-10是1989年Fiorentino发现的一种分子量约为35-40kD的蛋白质。它的活性形式是非共价键连接的寡二聚体形式。IL-10是由Th2分泌的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调控细胞免疫应答、抑制促炎症因子分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0可以抑制活化的T细胞特别是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2、IFN-γ,抑制CTL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DC等抗原呈递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及激活免疫调节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研究也发现,乳腺癌血清中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与乳腺癌患者的一些预后不良指标相关。目前关于IL-18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报道尚少。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8在104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免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IL-18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免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104例乳腺癌组织及31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IL-18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免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结果:1.IL-18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在组织切片上,IL-18的表达呈弥漫性,其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为棕黄色颗粒;其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00%(78/104);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也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19.4%(6/31),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IL-10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在组织切片上,IL-10的表达同IL-18一样呈弥漫性,其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细胞质,为棕黄色颗粒;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0%(82/104);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也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22.6%(7/31),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IL-10、IL-18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组织的恶性转化及癌变相关。3.IL-18与IL-10在人乳腺癌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IL-18在组织切片上的阳性表达区域与IL-10的表达区域相一致。在78例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70例表达IL-10,两者在表达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2=0.284,p<0.05)。4.IL-18和IL-10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IL-18和IL-10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中IL-18和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IL-18:P=0.035;IL-10:P=0.047)。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ER,PR和HER-2表达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IL-18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两者亦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ER、PR和HER-2/neu均无相关性。提示IL-18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预后不良因子,通过与IL-10的协调作用,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避,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原发性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和新近发展起来的免疫、基因等疗法,但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出现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当机体内发生肿瘤时,肿瘤细胞可以凭借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从而生长、分裂和增殖。因此,需要发现治疗肿瘤的新手段。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IL-18是1995年Okamura发现的细胞因子。IL-18由单核吞噬细胞或一些上皮细胞产生,在结构上与IL-1相似,具有IL-1特征性结构F-X(12)-F-X-S-X(6)-F-L序列,由于缺乏分泌蛋白所具有的信号肽,故常以前体形式表达于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表面,但在Caspase-1和其他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分子。有功能研究显示,IL-18与IL-12一起协调激活T细胞、NK细胞产生γ-干扰素,能够吸附白细胞向肿瘤间质浸润,在肿瘤局部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也有研究发现,IL-18可以通过上调fasL表达水平,促使肿瘤细胞识别杀伤性CTL,导致CTL凋亡增多和攻击力下降,从而起到促进肿瘤增长的作用,而且肿瘤及宿主产生的IL-18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血管的生成,及癌细胞的转移。IL-10是一种单链糖蛋白,有Th2细胞分泌产生,少数TH0细胞、CD8+T细胞、活化的B胞、Kufpper细胞及肝星状细胞(HSC)也可以产生。IL-10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它是维持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重要调节机制。IL-10是已经被确认的一种有助于下调免疫调解反应的抑制因子,它能强烈地抑制Th1细胞产生IL-2、TNF-α及INF-γ,抑制T细胞的增殖及其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研究发现,IL-18及IL-10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IL-18及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有研究认为血清IL-18及IL-10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目前关于IL-18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报道尚少。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8在82例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免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探讨其在NSCLC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为NSCLC的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的:检测NSCLC组织中IL-1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免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82例NSCLC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IL-1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免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结果:1.IL-18在人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组织切片上,IL-18的表达呈弥漫性,其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细胞膜及细胞浆,为棕黄色颗粒;癌旁正常肺组织也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0%(60/82)和15%(3/20)(P<0.05)。2. IL-10在人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组织切片上,IL-10的表达呈弥漫性,其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为棕黄色颗粒;间质中的淋巴细胞也有表达。肿瘤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65.85%(54/82),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3例有表达,IL-10在癌细胞上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3. IL-18与IL-10在人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IL-18在组织切片上的阳性表达区域与IL-10的表达区域相一致。在阳性表达的NSCLC组织中,50例表达IL-10,两者在表达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2=0.443,P<0.05。4. IL-18和IL-10在人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NSCLC患者IL-10与IL-18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低分化组(IL-18:P=0.043;IL-10:P=0.033;)和淋巴结转移组(IL-18:P=0.033;IL-10:P=0.043;)中,IL-18与IL-10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NSCLC组织中IL-18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两者亦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均无相关性。提示IL-18可能是NSCLC的一个预后不良因子,通过与IL-10的协调作用,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避,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均质稀薄燃烧技术由于可大幅提高汽油机效率而成为发动机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稀薄燃烧能够有效降低缸内燃烧温度,抑制爆震,从而允许点火角提前和增大压缩比。同时,减小发动机
1外包理论概述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之间资源的异质性或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即核心竞争力,它是‘系列技术系
自首制度做为我国刑法的重要制度,是刑事处罚惩办与宽大政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对于督促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促进其改过自新,打击瓦解犯罪势力,迅速有效侦破案件意义重大。1997
本文的主旨是借助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朝鲜加入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动力、必要性与可能性。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下的区域竞争的加剧、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使得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投融资工具,具有较大的投融资优势,在国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可转债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转换债券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迅猛发展,用户越来越希望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高质量通信。为此,移动通信运营商开始在室内、室外和地下等移动信号难以覆盖的盲区设置直放站,以最大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来华传教士的汉学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集中于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费正清的出现将汉学研究引入了正规的中国学研究,随后,中国学研究得
自“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创新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及企业文化理论指导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创新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及丰富企业文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孕育出了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平台:微博。微博能让人了解到周围发生的事物,同时人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微博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进行评论。在微博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
本文以解答“近代朝鲜为何会在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从一个被西方国家称作‘隐士之国’的国度变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一,又为何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从满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