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粘弹性行为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是一种具有两种稳定状态,且两种稳定状态具有不同几何构型的复合材料结构。每种稳定状态都具有一定承受载荷的能力,在适当的外载荷作用下两个稳态之间可以发生转变,并且不需要持续的外载荷来维持其稳定状态。基于以上这些特性,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追求轻量化和多功能化的航空航天方面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然而,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意味着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极端工作环境,包括高温、低温、长时间受载等情况,这都会对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对于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受环境影响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弹性模型,即只考虑材料的弹性行为而忽略粘弹性特征。而作为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主要材料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其力学性能对温度与加载时间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实验测试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建立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粘弹性模型,研究了温度与加载时间对结构双稳态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来测量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态转换温度、线性粘弹性区和松弛模量。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将不同温度下短期的松弛模量曲线等效到同一个参考温度下,得到长期的松弛模量曲线。根据基体的粘弹性材料属性和碳纤维的弹性材料属性,利用均匀化原理和有限元模拟,建立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单晶胞模型,从而计算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粘弹性材料属性。2.结合线性粘弹性理论与经典层合板理论(CLT),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出在环境温度与加载时间共同作用下的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粘弹性理论模型。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粘弹性材料属性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加载时间和温度对双稳态结构第二稳态曲率的影响规律。3.利用带温度箱的拉伸试验机等实验仪器对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不同温度、不同松弛位置和加载时间下的稳态转变过程进行实验,得到Snap-through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以及结构在第二稳态的两个曲率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对试件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的观察,从微观层面来解释结构双稳态特性的变化。4.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及其子程序UMAT,根据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稳态转变实验过程,建立双稳态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不同温度与加载时间下的稳态转变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Snap-through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以及第二稳态的曲率随温度和加载时间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超声波电机(ultrasonic motor,USM)在多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独特的摩擦驱动方式决定了其接触界面的摩擦磨损性能对超声波电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使得超声波电机接触状态具有时变性和非线性等难以克服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超声波电机的应用。由此可知,研究超声波电机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超声波电机运行原理以及接触界面的特点,结合行波型超声波电机接触模
我国是世界上瓦斯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开采向深部的扩展,瓦斯灾害将更趋严重。而水力压裂增透技术作为瓦斯抽采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
本文以实现露天矿三维可视化模拟开采为目标,在建立露天矿数字化三维地形模型、矿床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以台阶为单元的三维分层式开采模型,采用开采模板技术,在AutoCA
恐怖袭击是当今世界一大人为公害,它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了巨大威胁。特别是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恐怖袭击的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广
浮筏是船舶上安装的一种高性能的隔振装置,一般采用被动控制的方式进行隔振。将半主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浮筏隔振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隔振效果。本文对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阶段我国油田的开采已进入中后期,石油的储量越来越少。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在工作时,由于其冲程、冲次不可调,往往会出现空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人为排放的NOx大部分来源于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催化剂作为该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脱硝工艺的性能及成本。本论文以廉价的活性炭(AC)为载体,通过负载V2O5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出了中温V2O5/AC催化剂,其脱硝率在300~400℃
赵各庄矿是开滦矿区开采深度最深的矿井,目前矿井开采深度已达1100多米,由于深部开采地压大,不但井巷支护投入增加,而且巷道失修率明显上升,增加了巷道维修费用,进而对矿井安
本文研究了深井综放开采沿空掘巷的围岩的应力场及破坏特征,为探讨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根据弹塑性理
山洪是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建设安全。针对山洪已发展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手段,但多集中于过去几十年的时间段内。树轮地貌学方法作为研究历史山洪事件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利用树轮中的生长干扰信息,可以对山洪事件进行精确定年,重建无记录或少记录地区内山洪发生的频率、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等,根据伤疤的高度或应用水力模型则可以定量重建山洪的流量大小。随着树轮地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