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秘密共享与量子网络编码方案的设计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新型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学发展迅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其中的量子密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上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开始逐渐从实验室向实际的商业应用迈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量子秘密共享以及量子网络编码方案。在量子秘密共享方案上,分析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秘密共享方案和量子秘密共享方案,总结其优点与不足,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将两者进行巧妙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并基于发光二极管点阵显示图片的原理,提出了一个3粒子量子态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整个方案分为秘密信息拆分和秘密重构两步,并从安全性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处理主要攻击方式和不诚实参与者等方面问题。在量子网络编码方面,针对目前量子通信网络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已有量子网络编码方案,分析目前还存在的缺陷,将经典网络编码中的蝶形网络模型用于量子通信网络。此方案中运用量子态作为信息传递“寄存器”,从经典信息和未知量子态两方面实现在量子网络上的最大流传输,有效提高量子网络传输率以及信道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花生四烯酸(AA)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自然界中AA来源很少,且受环境季节等多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光学活性的D-氨基酸作为一种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半合成抗生素、多肽激素、拟除虫菊脂、杀虫剂等的合成.非天然D-氨基酸常用生物法或生物-化学法生产.底物5单替代海因首先由D-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是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的病原微生物.它的致病机制被认为与其外膜蛋白(OMPs)有关.研究表明,外膜蛋白LipL32和OmpL1是其优势抗原.本研究通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