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的工艺运行优化及碳源投加技术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从一级B标到一级A标的提标改造已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目标。根据主要污染指标TP、TN、SS的去除机理可知,TP和SS可以通过生物或化学或物理等多技术途径被去除,但在氨氮硝化完全的条件下生成的NO3-N在水溶液中却只有通过生物技术去除。尽管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应用于城镇污水生物脱氮的技术依然是消耗碳源的异养脱氮技术,碳源已成为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投加甲醇、葡萄糖或发酵物质等外碳源已成为污水处理厂尤其是低碳源污水处理厂TN达标排放或提标的重要保障措施。目前,污水处理厂为了实现TN稳定达标或提标,大多数采用了完全硝化模式,曝气池DO远高于2mg/L,碳源有机物可以得到较彻底的氧化,活性污泥自养化衰减系数也处于较高状态。显然,这种运行状态加剧了低碳源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源的匮乏程度,影响了外加碳源的反硝化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重庆市某低碳源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在现有基础上优化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等工艺运行参数,尽可能提高低碳源污水处理系统的自身生物脱氮效率,在运行参数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于TN提标的外碳源投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适当降低好氧段溶解氧有助于生物脱氮效果的提升。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平均为220 mg/L,TN平均为57.3 mg/L时,当好氧段末端溶解氧由污水厂最初的2.5 mg/L减小至1.5 mg/L时,生物脱氮的去除率最高,由原来的62%提升至70%以上,出水TN能够稳定达到一级B标,最低可达到17.9 mg/L。生物脱氮的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好氧段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得到了提升。(2)在好氧段末端DO控制在约1.5 mg/L,进水COD平均为261 mg/L,TN平均为52.1 mg/L的条件下,当内回流比由180%分别提升至250%和300%时,TN去除率由优化前的60.8%提升至62.7%和66.5%。出水TN由优化调整前的平均20.5mg/L下降至18.7 mg/L,最低可达到17.1 mg/L。(3)在好氧段末端DO约为1.5 mg/L,内回流比为300%,SRT为25d的运行条件下,在污水厂生化池缺氧段投加外碳源。当进水COD平均为229 mg/L,TN为49 mg/L,投加1.3倍核算值的乙酸钠时,出水TN最低能够达到3.29 mg/L,TN去除率高达91.4%。投加等量葡萄糖时,出水TN最低达到8.19 mg/L,去除率约为80%,投加效果不如乙酸钠。根据投加乙酸钠的试验结果核算,若要将日处理量为9万m3的污水厂每日削减10 mg/L的TN,每日乙酸钠投加成本约为33653.7元。(4)在连续投加一段时间外碳源后,减少外碳源的投加量,系统仍能够保持一周左右的高效脱氮。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约为190 mg/L,TN约为40 mg/L时,夏季连续投加14天外碳源后停止投加,仍然能够保持78天的高效脱氮,相比于未投加碳源时平均17.14 mg/L的出水TN和57.8%的去除率,停止投加碳源后出水TN可达到为3.17 mg/L,去除率达到了91.5%。但在冬季连续投加外碳源后停止投加,出水TN会迅速回升至11.2 mg/L,失去高效脱氮效果,投加外碳源时会表现出比核算削减量更多的NO3-N,故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外碳源投加量,在保证生物脱氮效率的同时节省运行成本。(5)在进水COD约为190 mg/L,TN约为40 mg/L时,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负荷由0.12 kg COD/(kg MLSS·d)提升至0.18 kg COD/(kg MLSS·d),连续投加14d外碳源后停止碳源投加,出水TN依然能达到2.20 mg/L,去除率高达94.4%。按照持续8天高效脱氮核算,能够为9万m3污水处理厂节省碳源费用约23.3万元。
其他文献
目前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 SMX)和甲氧苄氨嘧啶(Trimethoprim TMP)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地表水、地下水乃至饮用水中均有检出,污水处理厂出水是SMX和TMP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
为回应转型时期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复杂情势,现代社会必然由法治国家向行政国家迈进,而在此过程中积极行政的拓展与自由裁量权的扩张必然导致行政纠纷的剧增。为有效缓解社会转型
作为一名党务干部,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清晰地认知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明白党的干部姓“党”,在困难面前要冲得上去,在荣誉面前要让得下来。要讲原则,当“手不乱
2007年8月8日晚9点25分,102岁的潘达于老人平和离开。这位一生随缘、热爱生活、真诚豁达的老人无疾而终,顺达彼岸。潘达于老人是上海博物馆的老朋友,自1951年7月6日,潘达于先
期刊
激浪派音乐家,大部分也是行为艺术家,在其作品、表演中,都有行为艺术的成分,本文以约翰·凯奇和谭盾的作品为例,分析其创作观念及创作特点,为理解行为艺术现象、本质和激浪派
理论模拟与分析了皮肤基底细胞癌症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在实验分析基底细胞癌症组织显微荧光图像特征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八层组织光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分析基底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