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不利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转移支付在平衡地区财力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河南省2002-2007年108个县的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法,按照“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的思路,研究转移支付对县级财力均等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河南省省级财政自给率基本上在0.5以下,远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很强。(2)通过比较计算转移支付前后的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对县级财力进行分析,发现总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都起到了减小财力差异作用,而税收返还对基尼系数的减小非常有限,并且在2002-2004年间还进一步拉大了财力差异。(3)通过对基尼系数的分解,发现只有财力性转移支付起到了均衡地方财力的作用,本级财政收入、总量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都起到了非均等化作用。财力性转移支付虽然具有很强的均等化效果,但是也无法弥补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造成非均等化效应。(4)通过对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发现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均等是导致转移支付具有非均等化效应的主要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如明确财权和事权的划分标准等。(2)优化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如通过改革逐渐取消税收返还政策;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加强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规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