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3.0T磁共振定量分析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2、研究3.0T磁共振乳腺灌注成像的扫描时间,进行扫描时间的优化,提高扫描效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3年期间因临床查体或超声、乳腺钼靶X线发现乳腺病变到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进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的56例患者,检查前均未进行穿刺活检。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3-68岁。最终52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均行乳腺MR平扫和T1动态增强扫描。采用Siemens Magnetom Skyra3.0T磁共振扫描仪,专用的八通道双侧乳房相控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房自然悬垂于线圈内。常规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定位扫描后,采用T1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先扫描T1原始图即利用多翻转角技术(TR/TE7.84ms/3.37ms; FOV340mm;矩阵224×224;层厚1.5mm;层距0.3mm;激励次数1;翻转角度3°/16°),再采用T1连续强化序列(TR/TE5.61ms/1.74ms; FOV340mm;矩阵224×224;层厚1.5mm;层距0.3mm;激励次数1;翻转角度10。;总扫描时相52;单时相扫描时间30s;总时间26min)。在第2时相数据采集结束后,静脉高压注射对比剂钆贝葡胺20ml,之后注射20ml生理盐水,流率均为5ml/s,再连续采集50个时相图像。所有数据均传至SYGNO VE40A后处理工作站,利用TISSUE4D工作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分别于注入对比剂后10(5min)、20(10min)、30(15min)、40(20min)、50(25min)期,手动选取较为明显的乳腺内动脉或胸廓内动脉,获取不同时期的动脉输入函数(arterial input function, AIF)。选取肿块实质成分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获取以下定量参数:①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指对比剂从血管内扩散到血管外的速度常数;②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 Kep),指经过一段时间后,血管外组织间隙内的对比剂经扩散重新回到血管内的速度常数;③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Ve),是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占整个体素的容积比。每个病灶选取三个层面:最大截面积层面,上下各一层面处,避开坏死组织、空洞、钙化及血管等,取三个层面血管通透性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病灶的血管通透性参数,并同时显示出伪彩图。结果:1、Krans和Kep值在任何分期良恶性肿瘤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值除在10期良恶性肿瘤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期良恶性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Ve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随着扫描时间的延长,Ve值在良性病灶中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恶性病灶中无明显变化趋势。Ktrans值在恶性肿瘤组95%可信区间下界(0.743min-1)定为恶性界值,诊断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1.5%;Kep值在恶性肿瘤组95%可信区间下界(1.338min-1)定为恶性界值,诊断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84.6%;因此Ktrans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相对更有意义。2、比较不同时期的Ktrans和Kep值,在恶性肿瘤组的30期与50期、30期与40期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良性肿瘤组40期与50期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Ktrans和Kep值的最佳扫描时间在注入对比剂后10至30期。乳腺灌注成像的最佳扫描时期在注入对比剂后第10至第30期之间,时间为5至15min。结论:1、血管功能参数Ktrans和Kep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效能。不同时期Ve值在病灶中的变化趋势,可作为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参考。Ktrans值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相对更有意义。2、为提高扫描效率,乳腺灌注扫描最佳时间在注入对比剂后持续扫描5min;当结合V。值的变化趋势时,最佳扫描时间在注入对比剂后151min。